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中日一有冲突的时候,在中国的日本人没听说抢着回日本的,起码表面上看,依然该干嘛干嘛。 答案很简单,就是没必要折腾,在中国的日子过得比日本舒坦太多,没人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 就拿日常消费来说,中国移动支付2024年第二季度交易规模超157万亿元,渗透率高达91.3%,买根油条都能扫码,而日本移动支付渗透率才16.2%,至今还在依赖现金和刷卡,在华日本人早就习惯了出门不带钱包的便利,回日本反而得重新适应找零、带现金的麻烦,换谁都不愿意。 工作和生意上的甜头更是让他们舍不得走,日本餐饮巨头萨莉亚在中国扎根22年,90%都是预制菜还敢公开宣传,2025财年在华营收都达到33亿元,门店突破580家,还计划2035年前冲到1000家,这要是在日本,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速度。 除了大企业,很多日本上班族在华的日子也更滋润,日资企业在华布局多年,管理、技术岗位需求稳定,薪资待遇不比日本低,而且中国的生活成本比日本低不少,萨莉亚人均30-40元就能吃顿西餐,在东京同类餐厅价格得翻一倍还多,在北京上海租一套两居室的钱,在东京可能只够租个单间,手里的钱能花得更实在,谁愿意回去受穷。 重要的是,在中国生活的安稳和包容,这么多年来,不管中日之间有什么外交摩擦,中国社会从来没出现过针对普通日本民众的排斥行为,他们该上班上班、该开店开店,没人会因为国籍受到区别对待。 反观日本国内,就业竞争激烈,年轻人压力山大,而在中国,不管是企业派驻人员、高校科研学者,还是因为婚姻定居的日本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有些日本博主在网上分享在中国的生活,从外卖半小时送到家,到高铁四通八达,再到半夜出门也不用担心安全,这些日常便利早就让他们离不开了。 再说了,撤离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很多在华日本人已经在中国结婚生子,孩子在国际学校上学,自己在公司里身居要职,或者开的小店生意红火,一旦放弃这一切回日本,不仅要重新找工作、适应环境,之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也都没用了。 萨莉亚在中国建了七大冷链枢纽,还投资3000万美元在广州建新工厂,那些跟着企业来华的日本员工,早就把家安在了这里,真没必要因为一点外交上的小波澜就打乱全家的生活。 说到底,在华日本人不回日本,不是不爱国,而是在中国的日子过得太舒服,工作稳定、生活便利、成本不高还安全包容,这么好的日子,换谁都不会轻易放弃,犯不着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冲突就折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