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阿猫的公众号推文,说他的咖啡店倒闭了。 前几天还看到粥左罗直播,也是讲他

爱芬多学习 2025-11-18 12:03:51

昨天看到阿猫的公众号推文,说他的咖啡店倒闭了。 前几天还看到粥左罗直播,也是讲他的咖啡店。他说可以接受一直赔下去,哪怕80岁还开着这家店,它已经赔了50年,他也愿意。 这两个商业大佬,都是年入千万的那种,都“不务正业”地去开了家咖啡店,还都稳稳地月亏上万元,亏了一年左右,为何一个关了,一个还开着呢? 我想,这不仅仅是“有钱就任性”,或者是“项目失败”这么简单,这背后是关于创业、资源、人生追求的深层逻辑。 01.粥左罗的店:亏的不是钱,是“爱”的学费 他的咖啡店,在云南昆明这样一个宜居的城市。店名、logo设计、店内装修设计、海报选择、咖啡定价等,有他自己的理念、审美和思考。 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分明是他的另一种内容表达形式。他将咖啡店变成了他内容创意的延伸战场。 最核心的是,店是他老婆在管。他们是真正从苦日子里一起走出来的“战友”。 这大概也是他送给妻子的一份“事业”,一个让她挥洒热情和才华的舞台。 这是他支付“另一个办公场所”、“个人精神家园”的租金,也是支付“个人开店圆梦”、“夫妻共同成长”的学费。 他付得起,也觉得很值得。 并且他说,如果将80%的精力用在这家店的运营上,他能很快实现盈利。 因为产品拓展的可能性很多,做文创、挂耳咖啡、线上产品等。 他看到的是咖啡店未来的潜力,这也是长期主义者做事一直秉持的一种心态。 02.阿猫关店:不是失败,是“断舍离”的智慧 阿猫的选择,同样清醒。 他的店开在上海的一个商圈,他得按照商圈的营业要求,几点开门,几点关门,都得按别人的规定来。 他说他遇到的人是随机的,合作全靠磨,麻烦事永无止境。可见这样一个战场,对他来说是消耗。 他明确知道自己的主战场在哪里。 做自媒体、做社群、搞投资,那才是他的核心优势。 而他缺的不是钱,是一个能让他完全放心、又懂运营会审美的“店长”。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构建团队,找到对的人,其重要性,有时远高于项目本身。 他的主战场是在线上做自媒体,而线下咖啡店成了分散他精力的消耗战。 因此选择关店,这是一种将资源集中到自身优势领域的智慧。 03.给我的三点启示 1)看见自己的核心资源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核心资源是什么? 不是钱,而是时间和精力。 粥左罗有钱,但他更核心的资源,是有一个愿意且能够替他打理咖啡店,实现梦想的“自己人”,也就是他的妻子。 如果我们暂时没找到这样的合伙人,但我们有自己。 把最宝贵的时间,投入给最能创造价值,最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上,就是最好的配置。 2)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 做一件事,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像粥左罗,满足情感联结和自我实现?还是像阿猫,为了追求商业效率和回报?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比如我写公众号,如果单纯为了看流量和广告收益,我早就放弃了。 但它让我在生活的琐碎里,保持了一些思考和洞见,连接了更多同频的朋友,这就是我的“非金钱收益”。 想清楚了,就能心平气和地“亏”着做下去。 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必定是个“只赚不亏”的买卖。 3)照见自己的人生主场 如果阿猫的主场在线上,粥左罗把咖啡店,当成他内容创意的线下主场。 那么,我们的主场在哪里? 是那个把孩子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家?还是那个在职场闪闪发光的岗位? 亦或是那个在清晨,或者是深夜的书桌前,写下只言片语的自己? 找到它,守住它,并且心甘情愿地为它放弃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写在最后 手里的咖啡会凉,但生活还在继续。 无论是粥左罗的坚守,还是阿猫的放手,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一个是在用商业,支撑情怀与热爱;一个是用商业逻辑,追求效率与聚焦。 但他们都给了我同一种力量: 清醒地活着,温柔地坚持,并勇敢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堂课,对我这个38岁的二胎宝妈来说,比任何的商业案例,都来得珍贵。

0 阅读:1
爱芬多学习

爱芬多学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