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财长称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中国。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让美国走上类似战后阿根廷的

文史啊旺 2025-11-15 22:52:07

美前财长称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中国。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让美国走上类似战后阿根廷的道路。萨默斯似乎无需担心;几年后特朗普就下台了,美国(目前看起来)不会产生一位国王(king),特朗普也怕成为庇隆第二。 说起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那番话,还真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他在布隆伯格的节目里直截了当点出,特朗普的那些贸易政策,搞得跟战后阿根廷的胡安·庇隆时代一个味儿,保护主义一上来,就容易把经济拖进泥潭。最扎眼的是,他甩出一句:这场贸易战里头,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中国。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得从头捋捋。阿根廷那段历史,本来是个资源富得流油的地方,二战前经济规模能跟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比肩,可庇隆上台后,大搞进口替代和国家干预,关税壁垒拉得老高,工厂补贴一顿猛砸,结果呢?通胀像脱缰野马,外汇储备见底,制造业没起来,农业反倒被卡脖子。到70年代,阿根廷从发达国家直接滑坡成发展中,债务危机一波接一波,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坠。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经济学家早研究透了,封闭政策短期看热闹,长期就是自找苦吃。 特朗普的政策,为啥萨默斯觉得像极了这个?简单说,2024年他卷土重来,当上总统后,第一件事就是重启关税大棒。2025年初,就对超过4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货加征关税,从3%到28%不等,十倍于之前水平。名义上是保护美国制造业,逼企业回流,可实际操作起来,坑的还是自家老百姓。税基会研究显示,这些关税十年内能收2.4万亿美元税款,听着挺美,可扣掉外国报复和供应链乱套,美国GDP得缩水0.6%。更别提消费者了,进口货价一涨,超市里中国产的电子产品、服装啥的,直接多掏腰包。萨默斯在3月CNN上就怼过,说这叫“自虐式”关税,美国人一年得多花3000美元,穷人更吃亏,因为他们消费品占比高。加拿大不干了,甩出25%关税针对1000亿美元美国货;欧盟也跟进,钢铁汽车首当其冲;中国呢,黑名单15家美国公司,稀土出口卡脖子。全球供应链一乱,苹果、耐克这些巨头叫苦不迭,生产成本蹭蹭上涨。 这政策不光伤经济,还在国际上树敌。特朗普想用行政命令压盟友,把制造业迁回美国,可经济规律哪是总统一纸令就能扭转的?萨默斯在4月纽约时报专栏里写得清楚:第一条挖坑规矩就是别再挖了。特朗普的“解放日”宣言,一上来就把贸易战升级,疏远了日韩欧这些老伙计,大家转头找中国合作。结果呢?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份额虽降了点,但对东盟、欧盟的出口猛增,2025年上半年数据就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额涨了12%。中国自己也抓紧机会,加大芯片、电动车领域的自主研发,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靠着国家支持和技术迭代,绕过了美国封锁。萨默斯点明,这不是运气,是中国抓住了美国自乱阵脚的空子。想想看,美国本该拉着盟友围堵中国,结果关税一挥,盟友先跑了,中国反倒成了受益者,全球影响力水涨船高。 阿根廷的教训不光是关税,还在于庇隆那套民粹加干预的组合拳。庇隆上台时,承诺工人福利,补贴工厂,可钱从哪儿来?就靠印钞和借债,短期工会欢呼,长期通胀爆表,货币贬值到一文不值。特朗普这儿也有影子,他减税给富人,补贴本土企业,可财政赤字2025年已破2万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摇头,说降息得慎重。萨默斯在哈佛辩论会上直言,关税不是好敛财法子,2025年8月关税收入占GDP超1%,是五倍于常态,可效率低,扭曲市场,还招报复。阿根廷当年外汇管制严,进口一卡,技术更新跟不上;现在美国企业抱怨,零部件关税高,创新链断裂。比方说,半导体业,本来美国领先,可关税一加,台积电这些供应商犹豫迁厂,成本高企,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反倒从30%爬到45%。 说到中国赢在哪儿,得承认人家这几年内功练得扎实。不是靠美国施舍,而是自己咬牙搞改革。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中国就推“双循环”,内需拉动,外贸升级。2025年,电动车出口全球第一,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靠电池技术碾压对手,美国车企还得进口中国部件。萨默斯在4月对话里说,特朗普想赢贸易战,可实际是帮了中国忙,因为盟友不买账,转而签RCEP、CPTPP这些协议,中国影响力扩散。数据摆着,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制造业PMI稳在50以上,美国却因库存积压降到48。全球看,美国份额从战后40%滑到24%,中国已超18%,这趋势关税只会加速。

0 阅读:36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