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被我猜中了 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6日,一场看似迎来大团

迟遇的世界不同 2025-11-08 11:09:49

真的被我猜中了 荷兰安世半导体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6日,一场看似迎来大团圆的“中欧芯片和解”剧情突然反转。处于风波中心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官方出面辟谣,否认了前CEO张学政复职的传闻。 公司官网的声明写得明明白白:张学政不仅没复职,反而因荷兰企业法庭的裁定,连董事职务都被暂停了。表决权现在由法院指定的独立管理人接管,所谓“CEO回归”纯属空谈。声明里还藏着更关键的信息——公司战略决策必须获得荷兰政府批准,这套规矩要持续整整一年。 供应链早就亮起红灯。十月底,安世中国因为拒绝支付晶圆款项,被总部暂停了直接供应。虽然欧洲和亚洲其他工厂还在运转,但通往中国工厂的血管几乎被切断。全球汽车行业顿时紧张起来,毕竟每辆车上方向盘的转动,都离不开这些芯片。 让人玩味的是安世的态度。他们一边欢迎美国暂停“穿透规则”一年,一边又对中国推动恢复出口表示期待。这种左右逢源的姿态,活脱脱展现了在地缘政治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 芯片从来不只是芯片,它是大国博弈的筹码。安世中国的封测产能占据全球重要份额,一旦断供,全球汽车生产线可能被迫停工。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荷兰政府紧紧握着安世的决策钥匙,中国商务部则明确表态:“荷方不当干预造成全球产供链动荡和混乱”。中方批准出口许可、推动恢复供货的同时,也直指问题的核心——政治不应凌驾于市场之上。 资本市场像惊弓之鸟。任何关于安世的消息都能让车企股价上蹿下跳。中国宣布豁免安世中国出口后,欧洲车企才稍稍松了口气。可谁都明白,这只是暴风雨间的短暂平静。 企业的命运被政治左右,全球供应链在博弈中颤抖。安世的遭遇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中兴,同样是核心技术,同样是地缘政治,只是换了个舞台。 临时解决方案能缓解一时之痛,却治不好根本之疾。只要技术依赖的格局不变,半导体这根现代经济的神经,就永远是博弈的焦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迟遇的世界不同

迟遇的世界不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