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买了台比亚迪海鸥回去,进行了拆解,并且给出的报价是最低也得8万6000元。当他们核算完相关成本后,却陷入了沉默,在中国人眼里的“买菜车”里。竟然配备了激光雷达、热泵空调、座椅加热等先进配置,这些曾经只属于欧美和日本的顶级豪华车上的“高级配置”,如今却成了中国市场普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的技术。 有个汽车博主在外国社交平台上发了段视频,介绍比亚迪海鸥,说这车续航能跑405公里,在中国只卖6万多块人民币。 结果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不少美国网友都不敢信,还拿自家的电动车一对比更懵了:他们那边最便宜的电动车雪佛兰 ,起步价得19万多人民币,差不多是海鸥的三倍。 后来,美国的一家汽车研究机构 Caresoft Global 也坐不住了,干脆花钱买了一台海鸥运到美国。 他们想搞清楚,这车怎么能这么便宜,又到底便宜在哪。 车刚到实验车库,团队一圈人围着车打量,先照惯例给它估了个成本价,照他们的计算,如果在美国生产这台车,零部件、人工、研发加在一起,最少也得花8万6人民币,还不算宣传和运输费用。 可等真动手拆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刚开始大家还挺轻松,一边拍照一边记录,可拆着拆着,几个工程师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车身的线束布得整齐,焊点规整,螺丝几乎没偷工减料。 再看内部配置:热泵空调、激光雷达、座椅加热、智能屏幕样样都有,这在美国可是中高端车型才配得上的。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谁都没说话,心里却明白,这车真不是靠“省料”做到便宜的。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台中国的“买菜车”,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低价电动车”的想象。 后来他们仔细分析才发现,比亚迪厉害的不只是零部件成本,还有“集成能力”。 海鸥的线束比大众短了近一半,电路板集成度高出好几倍,整车的装配效率也惊人,一台车从焊接到下线,工时比特斯拉还少20%。 在装配车间,机械臂能同时完成电池安装和车门焊接,这种效率在欧美车厂几乎看不到。 这事传回国内后,网友都挺解气。 大家早就习惯了“7万买高配”,但在外国工程师眼里,这简直是“黑科技平价化”。 现在的海鸥智驾版售价不到7万元,配刀片电池、支持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还有快充功能,半小时电量就能冲到80%。 有趣的是,海鸥出口到欧洲后,售价直接翻倍。 基础版要16万元人民币起,顶配甚至卖到21万,还阉割了部分智能驾驶功能。 对比下来,国内消费者确实占了大便宜,也是真正享受到了“技术平权”的福利。 其实这背后,是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 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零件,中国企业几乎全能自产,技术积累深、产量大、成本低。 美国工程师的“沉默”,其实就是在承认中国制造的实力,不是偷工减料,而是靠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把过去豪车才有的功能,变成了老百姓买得起的配置。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车走向全球市场,用性价比和技术实力正面硬刚老牌车企。 比亚迪海鸥只是个缩影,它让世界看到:所谓“便宜车”,也能做得安全、耐用、智能。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让普通人开得起好车,也让外国人不得不服。 你要问最打动我的配置?不是激光雷达,也不是热泵空调,而是那份“实在”:花七万块,就能买到一台让美国工程师哑口无言的电动车。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金融界

用户10xxx93
请去掉人工成本重新核算
观沧海 回复 11-07 18:15
请去掉中国车企换成德日美车标重新核算[并不简单]
著名作家
锁电池的车是谁,汽车功能锁的车又是谁
王馨仪
海鸥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用户60xxx48
没有不喷的国产车
正义
牛B吹到海外了
铖钢
玩汇率文字游戏而已。美国车市,rav4,cav基本上都是2万美元左右。我们国内百万以上的豪车,在美国也不到5万美元。海鸥就依照文中所说8.6万人民币折合没有也是一万多美元,低于rav4之类的,不是很正常吗?
想看你笑
占便宜?你搁那搞笑呢 合资车不交关税的话国产车就活不下去了
tom 回复 11-07 23:26
你活在20年前!如果现在放开关税,国外大部分汽车厂都得倒闭!
用户10xxx55
比亚迪人工也少了三分之二
用户18xxx28
赶紧给补贴吧美国人有钱
老当益壮
说明中国人只知道干活,不懂得赚钱
L①④↘②①Y
你以为BYD想卖贵吗?欧洲是在保护本土车,所以关税给你高,定价也给你高,如果和中国市场一样的价格,欧洲车企裤子都穿不上,还想发工资?
行者
为啥这么低的价格?给牛马的草料钱少啊
用户12xxx71 回复 11-07 21:24
你就说便宜不便宜吧,草料钱嫌少可以不去啊
超级电池大师
请去掉你们骨头的含钙量再公平核算!
久久
限制中国人买,必须摇号
搞笑嘣嘣响
这是压榨工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