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的让人看不懂了!明明自己能干的事,偏偏要交给台积电来干,还是在自己地盘上帮

红楼背疏影 2025-11-07 15:22:55

这下真的让人看不懂了!明明自己能干的事,偏偏要交给台积电来干,还是在自己地盘上帮他赚钱,亏空也补了,市场也抢了,真是自己掏钱砸自己!   如果不是项立刚再次发声,很多人恐怕还没意识到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殖民”。台积电南京厂,年年盈利,稳坐钓鱼台。 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台积电南京厂净利润同比增长28%,而同期大陆本土芯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5.3%。项立刚近期在行业论坛指出:“我们补了土地补税收,最后核心技术没学到,市场还被人家攥着,这就是变相的技术殖民。” 需澄清一个常见误区:“大陆造不出高端芯片才请台积电”的认知与实际情况不符。中芯国际2024年已实现7nm工艺量产,国防部电子信息研究院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芯国际军用芯片良品率达92%,可满足军民两用需求。 2016年台积电落户南京时存在特殊产业背景。当时美国对大陆半导体实施第一轮技术封锁,中芯国际14nm工艺处于研发阶段,引进台积电被定位为“曲线突破”策略。 公开数据显示,南京市当时提供了显著政策优惠:以市场价1/3供应1200亩工业用地,承诺前五年税收全免、后五年减半,财政补贴累计达180亿元。 核心问题在于“技术换市场”的初始承诺未兑现。引进时台积电承诺“逐步转移先进工艺,培养本土技术团队”,但十年后南京厂核心技术岗位仍由台湾地区及外籍人员主导。 据南京厂一位在职工程师透露:“7nm工艺的核心光刻环节,大陆员工无法接触操作,技术学习更无从谈起。”这与晚清洋务运动的困境具有相似性——当年江南制造总局仅引入成品生产,未获取核心技术图纸,最终未能摆脱对外依赖。 2025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半导体供应链管制法案》明确要求,台积电在大陆工厂不得向大陆军工企业供货。但数据显示,南京厂生产的芯片有30%通过第三方企业流向军民融合企业,若外部管制强化,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供应链安全。 上世纪80年代阿根廷马岛战争中,法国中断“飞鱼”导弹供应导致阿根廷海军作战能力瘫痪,这一案例为技术依赖风险提供了历史警示。 “利润虹吸效应”对本土产业的影响同样突出。2025年上半年,台积电南京厂营收达320亿元,其中60%来自大陆本土客户,而这些客户原本是中芯国际的潜在合作对象。 中芯国际CEO在2025年半年报说明会上表示:“同等价格下,客户更倾向选择台积电品牌,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仅为70%。” 这相当于本土企业具备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市场资源仍向外资企业倾斜,且叠加了政策补贴支持。 以“招商引资惯例”为由的辩解,可通过与三星西安厂的对比得到印证。三星西安厂2014年落户时明确制定技术转移时间表,目前本土技术人员占比达85%,并带动200余家本土配套企业发展。 而台积电南京厂的配套供应链中,大陆企业占比仅12%,关键设备均从台湾地区及日本进口。两者对比可见,台积电南京厂的合作模式并非典型招商引资,更偏向单方面资源倾斜。 甲午战争前,清朝引进英国军舰及相关技术,但未重视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北洋水师虽装备先进却因核心技术受制于英国,最终在黄海海战中战败。 当前芯片领域的技术依赖,与当年海军装备发展的困境存在共性——核心技术控制权缺失,产业规模再大也难以形成真正竞争力。 项立刚提出的“技术殖民”,本质是半导体产业“标准控制权”的缺失。目前全球半导体设计软件、工艺标准由台积电等少数企业主导,中芯国际虽实现7nm工艺量产,但需向台积电支付专利费,每片芯片专利成本占比达12%。 这与中国高铁发展初期的情况类似——当时虽具备整车生产能力,但核心专利由西门子等企业掌控,直至通过长期研发实现专利突破,芯片产业同样需要经历这一自主化过程。 产业政策调整已显现积极成效,2025年8月,上海市出台《本土半导体保护条例》,要求政府采购项目中本土企业产品占比不低于60%。 政策实施后,中芯国际订单量增长30%,印证了政策引导对本土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产业保护政策支持东芝、日立等企业发展,最终实现对美国通用电气的超越,这一经验具有借鉴价值。 2025年10月,工信部发布《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明确提出“逐步降低外资企业市场占比,提升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一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关键在于落地执行。韩国扶持三星期间,通过外资市场份额限制、集中科研力量攻关核心技术等措施实现产业突破,此类模式可作为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参考。 项立刚的观点核心并非“排斥台积电”,而是呼吁重构公平的合作模式。健康的开放合作应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而非单方面妥协。 以军事技术合作为例,当年引进苏-27时,同步获取生产线及技术图纸,形成了自主研发的基础。芯片产业的强大,无法依赖外部技术输入,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独立的核心路径。

0 阅读: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