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果然,特朗普本质上还是“慕强”。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5日,特朗普在白宫中表示,在中美会晤中,中方官员的专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会谈中,每个人都坐姿端正、全神贯注,哪怕特朗普主动向一名官员提问,那位官员也没有出声回应,因为他没有得到发言的许可。 只能说,特朗普要求内阁向中国官员看齐这事儿,看似突然其实一点不意外,说到底还是见了真章后的 “慕强” 本能发作,毕竟自家内阁的 “热闹” 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中美会晤上中方官员那股子专业沉稳,估计是给习惯了内阁乱象的特朗普来了记 “视觉冲击”—— 坐姿端正、全神贯注,没得到许可连提问都不接话,这种纪律性和专业度,恰好戳中了他最头疼的痛点。 要知道中方官员的专业从来不是装出来的,往远了说,杨洁篪在中美对话里谈合作时 “合作” 一词提了 24 次,划红线时立场坚定,条理清晰到美媒都得逐字拆解;往近了看,王毅和美国国务卿 Rubio 会面时,把两国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思路讲得明明白白,连对方都得承认会谈 “积极且有建设性”。 这种专业背后是长期的训练和严谨的体系,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学来的。 再回头看特朗普的内阁,那简直是另一个 “次元”。他选人向来先看两条:是不是绝对忠诚,上电视好不好看,专业能力反倒成了次要选项。 2024 年组阁时,直接把福克斯新闻的两个主播塞进内阁,一个当交通部长,唯一的 “相关经验” 是帮家乡修公路要过钱。 另一个当国防部长,主业是批评前总统政策,军事管理经验基本为零。更离谱的是让 WWE 前首席执行官管教育,这人连教育领域的门都没摸过,只因为是特朗普几十年的朋友。 这种 “为电视而生的内阁”,专业度可想而知。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内阁的 “稳定性”,特朗普上任 13 个月时,高级官员离职率就飙到了 43%,12 个核心职位一半都换了人,国土安全部更是 6 年换了 6 任部长,堪称 “流水席”。 2025 年 3 月更闹出大笑话,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带着国务卿、财长一群人,在非机密的聊天群里聊对也门的作战计划,连目标锁定时间、下一轮进攻安排都往外发,最后被记者扒出来,气得参议员骂这是 “最愚蠢的安全失误”,可特朗普还夸工作人员做得好,说调查记者是 “兜售骗局”。 这种把国家机密当闲聊的操作,跟中方官员的纪律性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特朗普的 “慕强” 从来都带着实用主义,之前搞能源政策时,眼看中国在 AI 领域发力,立马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喊着 “要赢 AI 竞赛就得多产电”,本质就是见中国强就想追。 这次见中方官员专业,转头就逼内阁看齐,说到底是自家队伍实在撑不起场面。 他心里门儿清,要跟中国在各种领域掰手腕,靠一群 “电视名人” 和 “忠诚粉” 根本不行 —— 那些连涉密信息都敢乱发、开会能吵起来的内阁成员,别说坐姿端正了,能不添乱就不错了。 其实特朗普早该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前首席经济顾问因为不满他的关税政策辞职,留下个 43% 的离职率纪录,当时舆论就说白宫是 “高危职场”。 如今见了中方官员的专业范儿,终于急着让内阁 “补课”,可惜这事儿哪是 “本周内做到” 就能成的。 中方官员的沉稳是体系化培养的结果,而他的内阁连基本的专业门槛都没守住,真要学起来,恐怕不是改改坐姿、闭闭嘴巴那么简单。 说到底,这波操作不过是 “慕强” 心理的直接爆发,毕竟谁不想拥有一支看起来就靠谱的队伍呢,尤其是在要跟强者较劲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