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孙玉国,被转业处理,多年老兵竟降级转入普通岗位

小史论过去 2025-11-04 13:19:34

1982年,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孙玉国,被转业处理,多年老兵竟降级转入普通岗位,站到沈阳的那一刻,他的内心百感交集。 孙玉国194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普通家庭里,早年父亲去世,母亲拉扯几个孩子长大。他上学时成绩一般,17岁那年进沈阳冶金机械厂当工人,干些体力活,操作机器设备。两年后,1961年9月,他应征入伍,加入辽宁省公安总队一支队炮连,从基层战士干起。那时候部队生活苦,训练强度大,他一步步适应,从战士到班长,边学边练军事技能。 1963年1月,孙玉国调到黑龙江虎饶边境工作站勤務连,继续担任战士和班长。两年后,他转到边防站,负责巡逻任务。边境地区条件差,冬天零下几十度,他和战友们天天执勤,检查边界线。1969年3月2日,珍宝岛冲突爆发,当时他当亮子边防站站长,带队上岛巡逻。苏军开车过来,列队逼近,中国巡逻队边撤边观察,苏军突然开枪,中国战士中弹倒地。孙玉国指挥部队反击,战斗打响,部队用火力压制,击退苏军那次进攻。 3月15日,苏军发动更大规模攻击,用坦克和炮火轰击。孙玉国组织部队多次反击,战斗从早上打到下午,摧毁苏军几辆装甲车和阵地。中国军队守住位置,取得胜利。战斗后,中央军委给孙玉国授战斗英雄称号,他到各地讲战斗经历,宣传事迹。很快,他升职,1973年当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次年调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那年他才33岁,在军内算年轻干部。 孙玉国在高位上负责军区事务,处理训练和后勤工作。但几年后,他卷入问题,接受审查。1982年,按团职标准转业,离开军区,分配到沈阳郊区一家兵工厂做副厂长。工厂是军区后勤管的小型企业,生产军用零件,位置偏,车间旧,设备不先进。他到厂后,先熟悉环境,进车间看工人干活,学管理和技术。 工厂那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起步,经济转轨,效益下滑,订单少,工资有时拖欠。孙玉国每天早去晚回,到车间查生产,帮工人修机器,调整零件。他还跑外面拉投资,找合作单位,签些小项目,慢慢稳住工厂运转。工人开始时好奇他的背景,后来见他认真干活,也跟着投入。工厂规模小,但他管好日常事,协调物资供应,确保生产线不停。 转业后,孙玉国低调做事,不提过去军旅事。他把精力放工作上,处理工厂难题,比如设备老化,他就组织维修队换零件,测试运行。改革开放浪潮中,工厂遇更多挑战,他奔走联系资源,帮渡过难关。几年里,工厂生产渐稳,职工生活改善。他还办些行政事,如帮老工人调户籍,到部门递材料,跑手续。 1983年3月,孙玉国正式任七四四六工厂第二厂长,继续管生产和团队。工厂环境一般,他坚持一线,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那段时期,企业改革推进,他适应变化,保持工厂运营。1988年,他调到另一军工厂当副厂长,那厂规模大,正遇危机,生产乱。他到岗后,稳住局面,组织恢复正常生产,处理库存和订单。 1993年2月,孙玉国转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金城电子大厦副总经理,干贸易工作。他利用经验,开展业务,洽谈易货贸易,和外单位换电子元件,签合同。电子大厦在市区,他每天处理文件,查库存,监督装货。企业转制时,他参与调整,协调职工安置,维持运转。1999年10月,他退休,按副师级待遇安置,之后在沈阳过普通日子。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