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供应链圈最热闹的事,当属中荷安世半导体的争端,已经闹到欧洲车企快扛不住了

承影简史 2025-10-31 23:03:37

最近全球供应链圈最热闹的事,当属中荷安世半导体的争端,已经闹到欧洲车企快扛不住了。 这事儿得从头捋才清楚,安世半导体本来是荷兰飞利浦的老业务,2018年咱们国家的闻泰科技花了36亿美元真金白银买下来的,当时荷兰政府点头了,欧盟也批了,完全是按规矩来的买卖。 这几年在中资手里,安世做得特别好,尤其是汽车上用的二极管、晶体管这些基础芯片,全球市场份额都占了近三分之一,适配一万六千多种德系车型,荷兰也跟着赚了不少税收,多了不少就业岗位,本来是双赢的好事。 可到了2025年风向突然变了,先是美国把闻泰列进了所谓的“实体清单”,不让美国公司跟它做生意,还搞了个“穿透规则”,只要是闻泰控股的企业都得受限制。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撺掇荷兰,说必须换掉安世的中国籍CEO,不然就不给豁免。结果荷兰立马就跟着美国动了手,找了个冷战时期的老古董法律——1952年的《货物可用性法案》,这法律本来是战争时期保物资的,现在居然拿来对付中资企业。 荷兰政府一口咬定安世“治理混乱”“威胁国家安全”,直接冻结资产、撤了中国高管,把中资股权交给所谓的“第三方”托管,一冻就是一年,这不就是明抢吗?之前好几年都没说有问题,美国一施压就出问题了,哪有这道理? 荷兰首相还嘴硬说“不是抢,是出于好心接管”,这话说得太荒唐了,咱们花真金白银买的公司,账本被锁了,当家人被换了,资产被冻了,这叫“好心”?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把企业管得太好,不想让中资掌握欧洲半导体的关键节点,眼红又害怕,干脆撕破脸抢东西。 面对这种不讲理的事儿,咱们国家根本没惯着,商务部很快就出手了,对安世在国内的子公司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关键元器件出口。 你知道不,安世八成的产能都在咱们国内,尤其是芯片最后那道封测工序,基本全在中国。 荷兰就算把总部接管了,没有国内这边的货,全球客户都得断供,紧接着咱们又收紧了稀土出口,稀土这东西别看小,却是造芯片的命门,汽车、通讯这些领域离了它根本玩不转。 这两下精准打击下去,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德国大众的沃尔夫斯堡工厂,生产高尔夫的线早就停了,途观也快受影响;宝马慕尼黑的X5生产线跟着停摆,工程师天天算库存都算得头大;奔驰斯图加特的S级轿车也减产了,传感器芯片断货,质检都没法弄。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发警告了,说再这么下去三个月损失得超200亿欧元,10万个工作岗位都悬着。 不光欧洲,日本本田、美国通用这些车企也受波及,本田墨西哥的工厂都停了,日产说库存只够撑到11月初。 后来荷兰主动找咱们谈,结果根本不是来认错的,就是想拿安世要挟咱们低头,从头到尾都不肯把治理权还回来,最后谈崩了也不意外。 现在欧洲车企被逼得没办法,大众、宝马的人都跑到上海办公室排队签字,同意跟中方直接合作,用人民币结算,还得接受咱们优先保证国内需求的条件,不然生产线就得彻底停摆。 你想想,德国汽车业占他们GDP的5%,全链条关联200万岗位,这可是他们的经济压舱石,现在被荷兰坑得这么惨。 更讽刺的是,荷兰说接管是为了防止技术流失,可安世欧洲工厂产的晶圆,70%都得拿到中国封装才能用,现在咱们一管制,他们自己的产能都上不去。 德国有个经济部长还帮荷兰说话,说接管合理,完全不管自家工厂停产的事儿,典型的重政治轻经济。 欧洲现在就是两头为难,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跟着美国搞事情,最后坑的是自己。 美国那边也没好到哪去,他们的车企也依赖安世的芯片,现在供应链断了,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都警告说要扰乱美国生产。 有咨询公司的人都说了,最后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得回来跟中国谈,不然这事儿解决不了。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什么商业纠纷,就是有些西方国家见不得中国企业发展好,拿“国家安全”当幌子破坏规则。 咱们买企业的时候按规矩来,经营的时候也没亏待当地,结果人家说抢就抢,哪有这样的道理?咱们的反制也不是赌气,就是要告诉他们,契约精神得遵守,想欺负人没门。 现在全球供应链都是环环相扣的,你封我的企业,最后自己的车企先扛不住,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荷兰要是一直执迷不悟,不用多久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输家。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外交部回应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有关国家应纠正错误做法》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