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 实际上,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其实杨荣文这话,不是拍脑袋瞎聊,是把新加坡的 “实用主义” 算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为啥现在选美国?美国和新加坡的交情,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安全上,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常年有美军舰艇停靠,从濒海战斗舰到航母打击群,美军在亚太的不少行动,都得靠这个 “中转站”。 去年美军还跟新加坡签了新的防务协议,把 P-8A 反潜机的部署频次提了不少,说白了就是靠美国撑着区域安全的 “场子”。 经贸上更不用说,美国至今还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23 年两国贸易额突破 800 亿美元。 新加坡本土那点市场小得可怜,全靠转口贸易吃饭,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农产品,还有新加坡的石油炼化产品,互相依赖度一直不低。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美元体系 —— 全球美元结算里,新加坡占了近 7% 的份额,现在要是跟美国掰扯,金融这块的损失可不是小数。 但光看现在没用,杨荣文说的是 20 年后的事,这就得掰扯掰扯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势头了。 先看最实在的贸易数据,中国现在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 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飙到了 6.41 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额的 15.8%。 而新加坡呢?它是东盟里的 “转口枢纽”,中国跟东盟一半以上的电子元件、三成的能源产品,都要经过新加坡的港口中转。 再看经济韧性,2023 年中国 GDP 增速是 5.2%,不仅跑赢了全球主要经济体,还远超美国的 2.5%。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量不是靠房地产撑着,而是靠实打实的产业升级。 就说新能源领域,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 60%,光伏组件占 80%,这些产品要运到欧洲、非洲,新加坡的港口是必经之路。 20 年后,要是中国在新能源、储能这些领域再拉开差距,新加坡跟着喝汤都能比现在滋润。 还有科技这块,美国这几年天天喊着 “卡中国脖子”,但中国愣是把不少 “卡脖子” 领域变成了 “长板”。 比如 5G,中国现在有 338 万座 5G 基站,占全球 60% 以上,华为的 5G 专利数连续五年排第一,连新加坡的电信公司都得买华为的设备建基站。 再看半导体,虽然高端芯片还在攻坚,但中芯国际的 28 纳米工艺已经能稳定量产,2023 年给汽车芯片的供货量涨了 40%。 而新加坡正好是全球汽车电子的重要集散地,这些芯片转口到东南亚车企,利润比卖传统电子产品高多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的话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苏世民这人精得很,他敢说这话不是拍脑袋,是拿着真金白银的投资数据说话。 他旗下的黑石集团,2023 年在中国砸了近 200 亿元,投的不是房地产,是物流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为啥?因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3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1 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的 80%,而且每年还在以 4% 左右的速度涨。 20 年后,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可能突破 6 亿人,这么大的消费力,哪个资本愿意错过? 其实新加坡的选择,从来不是 “选边站” 那么简单,而是 “选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