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也没想到,自己绞尽脑汁从中国台湾地区“抢”来台积电,到最后竟然白忙一场。此外曾大言不惭的张忠谋也受到了教训! 日前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声称将加速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产能扩张及技术升级,但是牛皮刚吹完,外媒就指出,事实上这家工厂现有的稀土库存仅仅只够维持30天! 最惨的是,他们连下一批稀土从哪买都没谱,不是不想买,是真没地方找能用上的货。 可别以为稀土是随便抓一把就能用的,芯片里的稀土全是 “定制款”。就说台积电做 5 纳米芯片,晶体管里必须用纯度 99.999% 的镧,差一点点,芯片跑起来就漏电;抛光晶圆的时候,得用超细的铈粉,美国本土产的铈粉颗粒太大,一擦就把晶圆刮花,根本没法用; 就连光刻机里的小零件,都得掺钕和镝,少了这俩,机器功率直接掉三成。台积电每年要吃掉 3200 吨这种 “精准稀土”,而全球能稳定供货的企业,八成以上都在大陆。 特朗普当初抢台积电的时候,眼里只盯着 “建工厂”,压根没琢磨美国的稀土产业链有多拉胯。美国就加州有个芒廷帕斯矿,去年拿了国防部 2.5 亿补贴扩产,一年也就能挖 1.5 万吨稀土,里面能提纯到芯片能用的,连 10% 都不到。 搞笑的是,这矿挖出来的 “稀土精矿”,自己还没法加工,得运到中国江西的工厂去提纯 — 美国连把铈、镧分开的技术都没有,就算和洛克希德・马丁合作的企业,提纯到 99.5% 就顶破天了,可芯片要的是 99.999%,差的这点就是 “能用” 和 “不能用” 的鸿沟。 今年一季度,这矿 82% 的精矿还是运到中国加工,再当成 “成品” 卖给台积电美国工厂,绕了一大圈,还是没离开大陆的供应链。 张忠谋早早就说过 “美国缺半导体人才”,可那时候没人当回事,现在这话成真了。亚利桑那工厂本来要招 2000 个工程师,到今年年中才招到 800 个,懂 5 纳米技术的连 100 人都没有。 从台湾派过去的工程师,半年就跑了三分之一 — 不是工资给得少,是美国压根没有配套的产业链。比如生产需要的 “晶圆载具”,台湾本土 10 家厂能 24 小时供货,美国就两家,要等 45 天才能拿到; 就连洗晶圆用的氨水,美国产的纯度忽高忽低,台积电要求误差不能超 0.1%,美国的能差到 0.5%,最后只能从台湾空运,光运费每个月就多花 200 万美金。这些细碎的麻烦,比缺稀土还磨人,可之前没多少人知道。 今年 1 月大陆出的《稀土出口许可管理办法》,直接给台积电的库存判了 “死刑”。新规里有个 “0.1% 规则”:只要出口的东西里,大陆产的稀土占比超 0.1%,就得申请许可。 台积电 5 纳米芯片里的镧占 0.52%,刚好踩线;封装用的钇占 0.3%,也得申请。可申请许可至少要 60 天,工厂的镧库存只够 30 天 — 等拿到许可,生产线早停了。更绝的是,大陆还不让出口稀土加工技术,美国想自己提纯都没处学。之 前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搞 “稀土联盟”,可日本 92% 的重稀土靠大陆,澳大利亚的稀土精矿 80% 都卖到中国,这联盟根本就是个空架子。 现在的台积电美国工厂,看着光鲜,其实就是个空壳子。厂房建好了,设备也装了,可关键的稀土供不上,会干活的工程师招不来,连配套的供应商都跟不上。魏哲家之前吹的扩产牛皮还在耳边响,仓库里的稀土却一天比一天少。 这场被政治推着走的产业迁移,说到底暴露了美国半导体产业链的 “空心”— 不是缺工厂,是缺支撑工厂转起来的每一个小细节,从稀土到人才,从技术到配套。 特朗普不会承认自己搞砸了,张忠谋也不愿提当初的判断错了,但台积电美国工厂那 30 天的库存倒计时,早把这场 “硅盾梦” 戳破了。芯片产业不是靠喊口号就能搬动的,那些被忽略的 “小事”,偏偏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信息来源: 台积电美厂稀土不够用?国台办:与大陆相向而行是正道.--2025-10-22 19:40·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