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正式承认冲绳人民为“原住民”! 一个词,就能点燃埋藏百年的争议。 当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的正式场合,将冲绳人民称为“原住民”时,这绝非随口而出的外交辞令。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日本所谓“既成事实”的主权表象,把一个几乎被历史尘封的问题,重新拽回了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 这一招牌打得极有讲究。这个词,直接激活了《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里的核心条款——自决权。这就意味着,冲绳的未来,无论是独立还是自治,理论上都应该由当地人民自己说了算。这一下,就把日本单纯的主权声索,变成了一个需要拿到国际人权法庭上审视的复杂议题。 日本代表当场的激烈反驳,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心虚。他们急于维护的,是一种强行构建的历史叙事:冲绳“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 可历史的真相,哪是几句口号就能掩盖的?1879年的“废琉置县”,本质上就是一场殖民吞并。 在那之前,琉球王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在中国明朝洪武年间起,便与中央王朝保持了长达五百年的藩属关系。 无论是文化还是身份,都与日本迥然不同。回溯历史,1609年日本萨摩藩的悍然入侵,无疑是外来势力对相关地区干预的肇始,自此,这片土地的宁静被打破,开启了受外力侵扰的历程。 二战后的法律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日本的主权仅限于本土四岛,所有武力夺来的土地都得吐出来。按这个规矩,琉球的命运本该迎来转机。 然而,美国的强势介入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态势与走向,一切皆因这股外部力量的搅扰而面目全非。出于冷战布局的需要,美国长期霸占琉球作为军事基地,并在1971年一纸《冲绳归还协定》,将管辖权私下交给了日本。这场完全无视当地人民意愿的交易,中国从一开始就从未承认。 这份历史的沉重,至今仍压在冲绳的现实之上。当地超两成土地被美军基地侵占,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噪音侵扰,各类安全事故更是接连不断,从未停歇。从1995年美军强奸女学生,到2004年直升机坠毁,再到2024年的性侵事件,伤疤一次次被揭开。 从土地被占、噪音扰民到安全事故频发,一连串的伤害让当地人的愤怒彻底爆发,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议论,还是自发组织的抗议活动,都满是难以平息的怒火。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为抵制边野古新基地建设,将官司一路上诉至最高法院。然而,其诉求未被接纳,无情驳回的结果,让这场抗争暂时陷入了困境。街头上,连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警察粗暴拖拽,和平抗议换来的是高压对待。 这种治理上的失败,催生了强烈的身份疏离感。早期调查就有四成人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现在这种独特的“冲绳人”认同感更加普遍。一份民调显示,高达88%的民众渴望获得更大的自决权,甚至有8%的人支持独立。 在他们眼里,真正的威胁根本不是中国,反而是赖着不走的日美军事同盟。当地民众甚至自发举办“重庆大轰炸”纪念集会,反思战争,明确表达不愿再为他国利益当炮灰的心声。美军基地也早已从过去的经济依赖,变成了阻碍旅游和物流发展的绊脚石。 它撬动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法理、民心和现实治理的三重困境。 此举并非要直接导演一场“琉球独立”大戏,而是通过激活争议,为日本的军事冒进埋下一颗战略地雷,迫使其回头审视自己内部那笔不清不楚的历史旧账和治理赤字。从今往后,“冲绳问题”,再难被世界轻易忽视了。 来源:观察者网 琉球新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承认冲绳人民为“原住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