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坚决不接受俄罗斯要求乌军完全撤出顿巴斯地区作为停战的条件,他强调乌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不可动摇。 顿巴斯可不是咱外人看着的一块普通地盘,那是乌克兰的“饭碗”和“脊梁骨”。 这地方在乌克兰东部,面积差不多6万平方公里,主要就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早年间就是苏联的重工业核心,现在更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炭基地,地下埋着的优质煤就有503亿吨,冶金、机械制造这些能挣钱的重工业全在这儿扎堆。 顿巴斯的煤炭直接关系着乌克兰人的过冬问题。2014年冲突刚爆发那阵,顿巴斯的煤矿产量就从1975年的2.215亿吨跌到1.394亿吨,当时乌克兰就出现了电力短缺,冬天不少城市得限电取暖,要是现在彻底丢了这块地,等于亲手掐断自己的电源,冬天老百姓得裹着被子过冬,工业更是得全线停摆,这日子没法过。 而且这地方的工业设施都是百年积累的家底,巅峰时期的1913年,这儿的生铁产量占了当时全俄的74%,等于整个俄国的工业命脉都攥在这儿,到现在还是乌克兰最大的单一钢铁产地,放在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冶金-重工业联合体。 西边克里沃罗格的铁矿、聂伯河畔的锰矿,都得运到顿巴斯来加工,等于这儿是整个乌克兰工业的“厨房”,原材料进来,成品出去换钱,丢了这儿,上下游的产业全得瘫痪。 100多处矿村、无数的钢厂机械厂,这些不是几年能重建的,丢了就是永久性损失,等于打断了乌克兰的工业脊梁,以后想再翻身都难。 顿巴斯的战略位置更是要命。它北接哈尔科夫,南连扎波罗热,是乌克兰东部的门户,等于自家大门的门轴,门轴被人拆了,整个东部防线就成了筛子。 2023年俄军死磕巴赫穆特,说白了就是想打通顿巴斯的交通线,只要拿下这儿,就能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连成片,进而往西推进,到时候乌克兰想守都没地方扎根。 有人可能会说,这儿俄语使用者多,是不是就该让出去?可2001年的人口普查摆着呢,顿涅茨克州56.9%是乌克兰人,卢甘斯克州58%是乌克兰人,俄罗斯族也就占三成多,本质上还是乌克兰人的地盘。 更重要的是民意,去年9月的民调显示,就算59%的人愿意谈妥协,但前提是得有安全保障,还有20%的人坚持要把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全收回来,真正愿意直接放弃的连零头都不到。 老百姓心里门儿清,这不是一块地的事儿,是自家的祖产,是前线士兵拼命守护的家园,要是就这么让出去,对不起那些牺牲的人,更对不起子孙后代。 泽连斯基心里肯定也盘算得明白,丢了顿巴斯,乌克兰就从工业国变成农业国,以前靠炼钢、采煤挣钱,以后只能靠卖粮食糊口,经济上永远得看别人脸色。而且顿巴斯的煤矿、钢厂养活了无数家庭,光是矿上的工人就有几十万人,丢了这儿等于让几百万人失业,国内就得乱套。 再说了,真要是松了口,以后俄罗斯再要别的地方,难道还能一直让下去?这就跟家里来了贼,要是先把最值钱的东西送出去,贼只会得寸进尺,根本不会收手。 说到底,泽连斯基不接受撤出顿巴斯,根本不是逞能,是算清了这笔账。这地方既是工业的命脉,又是战略的门户,还是民意的底线,换谁当总统都不能松这个口。 自家的地盘凭啥让给别人?就算打起来难,也得扛着,不然就成了历史的罪人,这事儿根本没得选。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