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 “励志移民” 骗了!骆家辉打压中国后,转身就来赚中国钱 提起骆家辉,不少人先想到 “美国首位华裔州长” 这个标签,他的家族故事还常被当成 “美国梦范本”祖父早年漂洋到美国做帮工,父亲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到他这辈不仅当上华盛顿州州长,还曾任美国商务部长、驻华大使。他自己也总提:“家族花一百年,才走了不到一英里的路”,把这说成是美国包容、移民奋斗的证明。 早年间他当华盛顿州州长时,对外确实常提 “亲近中国”。比如回广东台山老家祭祖,还掏腰包给村里修公路,说 “以中国血统为傲”;华盛顿州的微软、波音这些大企业,能顺利跟中国合作做买卖,他也帮着搭过线,州里还和四川结了 “姐妹省”,表面看挺重视对华关系。 可真到涉及美国利益时,他的做法完全变了样。2009 年他任美国商务部长期间,直接对中国输美的石油钢管下手,加征 10% 到 16% 的反补贴税,这单生意涉及 27 亿美元,是当时美国对华最大的贸易制裁案。 不光如此,他还力推 “碳关税”,打着环保的旗号,给中国高耗能产品出口设卡;天天喊 “中国偷美国知识产权”,说美国每年因此损失几十亿,明着把矛头对准中国企业。 说实话,骆家辉的操作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先说说他那 “美国梦” 的说辞,听着挺感人,可细想全是为自己铺路。反复提家族奋斗史,无非是想立 “平民英雄” 的人设,可这人设背后,全是盯着利益的算计。 他作为华裔,太清楚中国人看重 “同胞情”。祭祖、修公路、说 “认祖归宗”,这些事把大家的好感拉满,可真到中美利益有冲突时,他比谁都狠。 要知道,他签的钢管关税单,直接让不少中国钢管厂订单断了,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他推的 “碳关税”,又让多少中国外贸企业眼睁睁看着订单黄了?这哪是 “同胞”,分明是拿着 “华裔身份” 当幌子,实际专坑中国企业。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从美国官场一退下来,转身就扎进中国市场捞钱。马上进了一家跨国律所,专门负责中国区业务。说白了,就是靠着之前攒的 “中国人脉” 和 “中国通” 名声赚钱。你说这逻辑多矛盾,当官时拿着大棒砸中国企业的饭碗,辞职后立马来中国抢生意,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有人说他 “朴素”,坐经济舱、用优惠券买咖啡、去小吃店吃家常菜,可这些都是演给人看的。他当驻华大使时,住着豪华官邸,却特意公布和中国不一样的 PM2.5 数据,明着制造舆论对立。 这种 “挑着时候朴素”,根本不是真节俭,就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搞的手段。奥巴马说他 “让美国梦活了”,这话没说错。只是他的美国梦,是踩着中国利益实现的,完了还得回来赚中国的钱。 最让人不齿的是他 “拿身份当筹码”。需要中国市场时,就提 “老家在台山”“有中国根”;需要美国选票和官位时,就喊 “坚决维护美国利益”。就像个变脸的,哪边有利就往哪边靠。 别被他的 “励志故事” 骗了,这种把血统当生意、把情义当工具的人,跟 “励志” 半毛钱关系没有,就是个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者。 说到底,骆家辉的事给咱们提了个醒,在利益面前,所谓的 “血统情”“故乡谊”,有时候真没那么靠谱。他的家族故事,根本不是什么 “移民励志范本”,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黄皮白心”的人的真面目只认利益,不认根。 美国当初让他当驻华大使,打的就是 “以华制华” 的主意,而他也刚好接住了这活,用华裔身份让中国放松警惕,再用强硬政策帮美国争利益,卸任后还能靠 “中国通” 的名头赚钱,简直是稳赚不赔。 其实生活里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嘴上喊着 “情怀”,心里全是 “生意”。但时间长了,谎言总会被戳破,那些曾经被骆家辉 “温情牌” 骗了的人,慢慢也能看清他的真实想法。 参考信源: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这回轮到美国被“教育”了 原创参考消息
傲慢的美国突然发现不对劲了,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方最近一系列
【31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