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佬的"美国宣言",搅动全网讨论   最近科技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台积电创

周律鸣法 2025-10-23 17:55:18

芯片大佬的 "美国宣言",搅动全网讨论   最近科技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一番话。这位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企业家,在公开采访里明明白白地说:"我的国家是美国,它还是世界的希望,是光辉的典范。" 他还特意强调,自从 1962 年入了美国国籍,自己就只是美国人,没有其他身份。   这话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要知道张忠谋可不是普通老板,他创办的台积电,在全球高端芯片领域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几乎能左右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小到日常用的电子产品,大到各种高科技设备,很多都离不开台积电造的芯片,可以说它攥着不少国家科技发展的 "命脉"。   更值得琢磨的是,张忠谋说这话的时候,台积电正在美国建工厂,而且建厂过程并不顺利。从最开始规划投资,到后来不断追加钱,工厂投产时间一推再推,还遇到了招工难、成本高的问题。一边是在美建厂磕磕绊绊,一边又公开夸美国是 "典范",认美国当 "祖国",这种反差让很多人想不通。   首先得说,选哪个国家的国籍是个人自由。张忠谋早年去美国读书,后来在那边工作多年,一步步做到高管,最后入了籍,这是他自己的人生选择,外人确实没法干涉。但让人不舒服的是那句 "别无其他身份"。   他身上流着中华血脉,祖籍宁波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入了外国籍,这份渊源也没法彻底抹掉。就像台积电刚起步时,不少技术和人才都带着华人印记,怎么能说跟中国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呢?   尤其是现在中美在芯片领域竞争这么激烈,咱们这边还在费劲突破技术瓶颈,这位芯片圈的大佬却公开跟 "中国根" 划清界限,难免让国人心里不是滋味。张忠谋这么认美国,根本原因还是台积电一直靠着美国发展。   不管是早期的技术支持,还是后来的市场订单,美国企业都给了台积电不少帮助。时间长了,难免觉得美国 "靠得住"。可事实真不是这样。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就是最好的例子,表面看是响应美国号召,实际推进中麻烦不断。   工人招不够,就算招来了也得培训大半年,生产效率跟不上;各种成本比在台湾高得多,钱花得越来越多,投产时间却一延再延;跟美国政府谈补贴也不顺利,原本盼着的支持迟迟落不了地。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台积电根本不是真心扶持,而是想把它的核心技术和产能抢过去。可台积电心里也清楚,最先进的技术和主要产能根本不敢真的搬走,高层早就公开说过,核心技术一定先在台湾落地,投资优先选的还是台湾。这就看得很明白,靠着别人过日子,看似风光,实际处处受牵制,想脱身都难。   可能有人觉得,芯片不就是个零件吗?跟安全有啥关系?这可就想简单了。现在不管是普通科技产品,还是高端的军事装备,都离不开芯片。芯片就像 "大脑",没有它,再先进的设备也动不起来。   美国之所以死死盯着芯片产业,就是想攥住这个 "命门"。它一边用补贴和政策逼着台积电把工厂搬过去,一边又不断加码对其他国家的芯片限制,说白了就是想垄断产业链,让别人都得看它脸色。   要是真让它把芯片的核心产能和技术都控制了,万一哪天局势紧张,它一句话就能断了供应,到时候不管是科技发展还是国防安全,都得受大影响。   咱们之所以拼了命搞芯片自主,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这些年从技术空白到慢慢有了自己的产业链,不是为了跟谁较劲,而是不想被人掐住脖子。   美国的做法看似能占到便宜,实际也把自己的企业坑了,不少美国芯片公司因为失去市场,日子越来越难。这反倒倒逼咱们加快了自主的脚步,现在国产芯片已经在不少领域能用了,而且还在越来越好。   张忠谋的话和台积电的困境,其实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个人可以选依附,但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绝对不能。   台积电再大再强,把宝押在美国身上,照样得受委屈、碰钉子;而咱们的芯片产业虽然起步晚,但靠着自己一步步啃硬骨头,反而越来越有底气。   芯片从来不是简单的生意,而是科技话语权的争夺,更是国家安全的防线。美国不是什么 "世界希望",真正的希望从来不在别人手里,而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业、自己的人身上。     参考信源: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中国大陆有办法反击美“卡脖子” 百姓关注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

1
2025-10-23 18:09

你是美国的儿子,没人抢你这个儿子。大家成认你是美国的儿子,没必要反复强调。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