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 10月20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2030年前会拿出比预期更多的钱,投入国防和航空航天研究,目标是建成全球第四大国防工业体系。 韩国总统李在明放了个大招,说要在2030年前砸更多钱,把自家国防工业打造成全球第四大体系。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挺关注,毕竟现在全球军工领域的座次基本都相对固定,想从现有位置往前冲,可不是简单砸钱就能办到的。 先看看韩国现在的底子,根据 2023年SIPRI,也就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韩国军火销售额目前排在全球第十。 从第十一下子要跳到第四,这中间隔着好几个实力不弱的国家,难度可想而知。 像他们的 K9 自行火炮、K2 坦克,在国际市场上也能看到身影,怎么就这么难?关键问题就出在“硬实力”不够扎实,很多核心的东西都攥在别人手里。 就拿韩国寄予厚望的 KF-21 战机来说,这款号称 “国产先进战机” 的装备,其实里面 60% 的关键部件都得靠美欧供应。 比如发动机,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 F414-GE-400发动机,这种核心动力系统自己造不出来,战机的性能和生产进度就只能看别人脸色。 还有航电系统里的一些关键设备,也依赖欧洲的供应商,不光是战机,韩国国防领域用的专用半导体,国产化率也特别低。 现在打仗早就不是光靠枪炮了,半导体是各种武器装备的“大脑”,从雷达到导弹制导系统都离不开,这块自己做不了,国防工业的自主性就无从谈起。 除了技术,还有个更头疼的问题——稀土,大家可能对稀土不太陌生,它不是一种土,而是一组稀有金属的统称。 别看用量不大,于军工领域而言,稀土堪称“必需之物”,导弹制导系统、战机发动机叶片、雷达关键部件等,皆需依靠稀土提升性能。 而韩国90% 以上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短期之内根本找不到能替代的供应源。有人可能会说,那他们不会找别的国家买吗? 其实全球稀土供应链里,中国在开采、冶炼和加工环节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其他国家要么产量不够,要么加工技术跟不上,想短时间内改变依赖现状,基本不现实。 更关键的是,韩国在国防领域还受美国制约,这些年美国一直把韩国当成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双方有不少军事合作,但这种合作也带着很强的 “捆绑性”。 比如美国对韩国的军工技术输出,往往会附加很多条件,不会真的把最核心的技术教给韩国,怕的就是韩国翅膀硬了之后不好控制。 之前韩国想发展自己的导弹技术,就因为美国的限制,多次调整射程和弹头重量,直到近几年才逐步放宽,但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这种情况下,韩国想独立打造一套顶尖的国防工业体系,美国这一关就很难绕过去。 军工领域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长期的积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发,再到产业化生产,每个环节都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还得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 比如中国的国防工业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几十年持续投入和自主攻关的结果,从两弹一星到现在的先进战机、航母,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韩国现在想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跨越式发展,光靠砸钱,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稳定的资源供应,基本就是空中楼阁。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提出这个目标,也能看出他们想提升国防自主性的决心。 未来韩国要是能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多下功夫,慢慢摆脱对外部的依赖,或许还有机会往前赶,但想在 2030 年前就冲到第四,可能性真的不大。 国防强国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得靠实打实的硬实力说话。 希望韩国能认清现实,踏踏实实地积累,或许未来真能实现突破,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也算是一个提醒,自主创新永远是发展的核心动力。 信源:光明网——《李在明宣称:韩国要成为全球第四大防务强国》
韩国总统李在明宣布。 10月20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2030年前会拿出
论芸有事
2025-10-22 12:51: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