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保下亲华派总理,蒙古国总统很明白,不能把政坛交给亲美派 2025年10月,蒙古国政坛突然上演了一出大戏:总理赞丹沙塔尔刚上任四个月,就被议会火速投票罢免。可谁都没想到,总统呼日勒苏赫随即亮出否决权,直接把这份“罢免决定”打了回来。 国际社会的目光瞬间投向乌兰巴托,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风波,背后其实是蒙古“亲华派”与“亲美派”两股力量的正面交锋。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人事更替,而是一场关于国家外交航向的大考。 蒙古的政治生态一直是个大染缸,谁也别想一碗水端平。赞丹沙塔尔这次“被下课”,原因说得含糊其辞,既没说他违法,也没点名他有什么重大失职。 媒体分析,这不是正常的问责流程,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操作。 赞丹沙塔尔在任上走的是一条“务实派”路线,主打和中俄搞好关系,特别是跟中国的合作更是挂在嘴边,哪怕外界有杂音,他也没松口。 这其实挺符合蒙古的地缘实际。蒙古夹在中俄之间,经济命脉全靠两头拉,尤其是跟中国的能源、矿产贸易,分分钟影响着国民饭碗。 而推动罢免的议长阿玛巴雅斯加兰,则是标准的“改革派”新星,年轻有冲劲,口号喊得响,主张反腐、搞改革,嘴里常念叨西方的那一套。说白了,他背后的“亲美”势力就是希望把蒙古带向美国那一边,换个玩法、换个朋友圈。 这场争斗的本质不难看出来,就是蒙古未来该选哪条路。倘若亲美派赢了,蒙古的对外政策可能就要大变脸。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总统呼日勒苏赫出手了。 否决权在蒙古历史上很少动用,这回总统选择亮剑,显然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前途,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总统心里明白得很,议会要是彻底被一派拿捏,蒙古就失去了战略回旋的空间。 更关键的是,眼下“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正进入关键期。这个中蒙俄三方合作的大工程,对蒙古来说是“国运级”的机会。 一旦亲美派上台,对这个项目冷处理或者横生枝节,那蒙古的经济转型就得泡汤。总统这一记否决,就是硬把风险按了下去,给国家留了个后手。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到底有多重要?这不是普通的基建项目,而是能给蒙古带来“地缘红利”的历史机遇。 蒙古长期靠矿产吃饭,尤其是煤炭和铜,基本都卖给中国,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管道一旦建成,蒙古不仅能收取可观的过境费,每年进账数亿美元,这还是小头。 更重要的是,管道会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把一条条产业链拉出来,老百姓的生活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从此,蒙古不再只是个资源输出国,而是成了中俄之间的能源“通道”,地缘位置一下就抬升了,跟两大邻国谈判也多了底气。 这个项目早在2024年就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三国已经签署了核心协议,蒙古方面的积极配合,被外界公认是项目能走到今天的关键原因之一。 总统护住赞丹沙塔尔,说到底就是护住了这条黄金管道,也护住了蒙古当前对自己最有利的大环境。政治风向一变,管道项目要是耽搁甚至流产,蒙古很可能错失一代人的发展机遇。 现实就是这么直接,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绑在一起,错一步可能就满盘皆输。总统的决定看似冒险,实则是基于蒙古当下国情的冷静选择。 这不是简单的保人,而是给国家按下了“暂停键”,让蒙古能在大国夹缝中多喘口气,多想想自己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场风波眼下算是暂时平息了,总理的位置保住了,亲华派也赢得了一轮喘息的机会。蒙古的外交和内政,还是现实利益说了算。 可大家都知道,阿玛巴雅斯加兰代表的改革派、亲美派力量并没有散场,他们还在积蓄力量,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蒙古的政坛,未来还会有不少波折。 呼日勒苏赫这次果断出手,让外界看清了蒙古在现实利益面前的抉择,也让各方都明白了一点: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蒙古要想活得精彩,必须要有自己的算盘和底牌。 参考资料:蒙古国总统否决议会解除赞丹沙塔尔总理职务的决定 2025-10-20 14:42·央视新闻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3点赞】
用户17xxx29
看了两篇文章,结果完全相反,一个说青壮改革派亲中,一个说赞丹沙塔尔保守派亲中,听谁的?
用户10xxx94
把亲美派抓住进牢里过一生,
用户10xxx92
美国印点纸变成美钱。发给这些投机的蒙古国人变成和泽连斯基一样的亲美派。祸害当地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