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盗墓贼王绍义带人闯入东陵同治帝惠陵地宫,扒光头戴凤冠、一身朝服的皇后阿鲁特氏的衣服,剖开她的肚子,结果肠子流了一地。 1945年那会儿,天下乱成一锅粥,日本人刚走,国共还在掰手腕,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朝不保夕。乱世里,总有些胆子肥的,想趁着没人管,干一票大的。王绍义就是这么个人。他不是什么江洋大盗,就是个本地的地痞,靠着对东陵地形熟,纠集了一帮亡命徒,干起了刨祖坟的勾当。 那年头,军阀孙殿英早就把乾隆和慈禧的陵给“照顾”过了,搞得人尽皆知。王绍义他们没那个实力,就专挑那些还没被动过的下手,同治皇帝的惠陵就成了他们的目标。 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夜里,王绍义带着人,跟耗子似的溜进了地宫。地宫里那叫一个富丽堂皇,陪葬的金银珠宝、翡翠玉器,在煤油灯的微光下闪着幽幽的光,晃得人眼晕。这帮人哪见过这场面,眼睛都红了,疯了似的往麻袋里装。 就在他们准备满载而归的时候,有人发现了不对劲。在同治皇帝的棺椁旁边,还停着一口稍小一点的凤棺。打开一看,里头躺着的女尸竟然栩栩如生,皮肤还有弹性,穿着一身华丽的朝服,头戴凤冠,面容安详。这可把几个胆小的吓得够呛,当场就要往外跑。 王绍义胆子大,他不仅没怕,反而两眼放光。他想起了一个在坊间流传已久的传闻——都说这位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因为不堪慈禧太后的折磨,在同治皇帝死后不久,吞金自尽了。 “吞金自尽!”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王绍义的贼心。他琢磨着,这金子吞进肚里,肯定还在。于是,一个极其歹毒的念头冒了出来。他命令手下,扒光了皇后身上的衣服,然后自己抽出随身带的匕首,对着那具沉睡了七十年的身体,一刀就剖开了腹部。 接下来的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毕生难忘。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金块,只有一团早已腐化的肠子,混着黑水流了一地,那股恶臭差点没把人熏死。王绍义不死心,用刀在里面搅了半天,啥也没找到。 黄金梦碎,只剩一地狼藉和一具被侮辱的尸身。 王绍义他们不知道,一张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 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出身可不一般,父亲是状元公崇绮。她从小饱读诗书,是个有才气、有性格的女子。1872年,她被选入宫,同治皇帝对她一见钟情,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皇后。 可这门亲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因为当时的西太后,也就是慈禧,她心里中意的皇后人选是另外一个,富察氏。自己的儿子不听话,选了个她不喜欢的儿媳妇,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阿鲁特氏性格耿直,不像别的嫔妃那样会阿谀奉承。她看不惯慈禧的专横跋扈,有时候还会跟慈禧顶撞几句。据说有一次,同治皇帝生病,阿鲁特氏去看望,两人说了几句体己话,抱怨慈禧管得太宽。谁知道隔墙有耳,这话传到慈禧耳朵里,老佛爷当场大怒,冲进去就给了阿鲁特氏一巴掌,还把同治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和皇后恩爱,这本是皇家幸事。但在慈禧眼里,这就是儿媳妇抢了她儿子,是对她权威的挑战。所以,她处处刁难阿鲁特氏。东太后慈安在世时,还能从中调和一下,可慈安一死,阿鲁特氏就彻底成了砧板上的肉。 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病逝。阿鲁特氏一夜之间,从母仪天下的皇后,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慈禧没有了儿子,就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这个儿媳妇身上。她不给阿鲁特氏饭吃,处处折磨她。 关于阿鲁特氏的死,史书上写的是“悲伤过度,绝食而亡”。但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吞金自尽”。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皇后,在丈夫死后不到一百天,就这么香消玉殒了。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痛苦,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想象。她的一生,就是晚清宫廷权力斗争下一个凄美的牺牲品。 1945年。王绍义这个贼,就是信了“吞金”的传言,才干出了那等禽兽不如的事。他以为自己能发一笔横财,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王绍义一伙人的恶行很快就败露了。他的几个同伙先后被捕,验明正身后直接枪决。王绍义本人比较狡猾,在外面东躲西藏了好几年。直到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次全国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才被揪了出来。 在公审大会上,当他的罪行被一条条公布,尤其是剖开皇后肚腹的细节被讲出来时,台下群情激愤,百姓们恨不得当场就撕了他。最终,王绍义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声枪响,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一个贪婪的盗墓贼,一个悲情的末代皇后,两个本不相干的人,因为一桩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宫闱秘闻,以一种最不堪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这事儿说到底,让人唏嘘。阿鲁特氏生前没能逃出权力的魔爪,死后连安宁都成了一种奢望。而王绍义,被自己的贪念蒙蔽了双眼,最终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1945年11月,盗墓贼王绍义带人闯入东陵同治帝惠陵地宫,扒光头戴凤冠、一身朝服
趣史小研究
2025-10-21 20:51:47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