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泪目的从不是牺牲本身,而是吴石将军直到为国捐躯,都没能知晓——那份他赌上全家性命送出的绝密情报,究竟是怎样跨越海峡、平安抵达组织手中的。 黎晴浑身是血,拼尽全力冲上渔船,身后的特务像饿狼一样紧追不舍,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她的后背。就在这命悬一线的瞬间,一个浑身脏兮兮的“乞丐”突然从码头角落里冲了出来,手里举着一把破扇子,声如洪钟般大喊:“这船老子包了!谁敢上前一步?”特务们立刻掏枪,他却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轰!一声巨响,船炸了,人也没了。 这个连真实姓名都没留下的“乞丐”,是隐蔽战线最隐秘的影子。档案里只记着他的代号“孤雁”,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他在厦门码头讨饭讨了三年,破衣烂衫里藏着的,是能快速拆解炸弹的双手,和一颗比钢铁还硬的初心。 吴石将军在台湾早已是惊弓之鸟,保密局的眼睛像毒蛇一样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那份标注“绝密”的海防部署图,是他借着视察的名义,用钢笔在香烟纸上一点点抄下来的,每一笔都踩着掉脑袋的风险。他把情报交给交通员黎晴时,只说了一句话:“这东西比我的命金贵,务必送到对岸。” 谁也没想到,接头地点早就被叛徒出卖。黎晴刚拿到情报就遭遇围堵,一路搏杀才冲到码头,身后的特务已经架起了机枪。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孤雁”出现了——这个平时连孩子都敢扔石头的乞丐,突然爆发出撼天动地的勇气。 他扑向特务的那一刻,心里一定清楚,这一扑就是永别。炸药是他早就藏在破麻袋里的,原本是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给自己留的后路,可当他看到黎晴怀里紧紧攥着的油纸包,立刻就做了最坏的打算。爆炸声里,黎晴被气浪掀进海里,怀里的情报却被油纸裹得严严实实,没沾一点水。 后来黎晴在渔民的救助下上岸,把情报交到组织手上时,才知道“孤雁”的真实身份——他是早年潜伏的地下党员,为了这个任务,主动断绝了和家人的所有联系,在码头乞讨度日,默默等待着启用的命令。这一等,就是三年,最后用生命完成了使命。 吴石将军后来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他和朱枫、陈宝仓等同志一起被押赴刑场,临刑前还保持着军人的姿态,目光坚定地望着大陆的方向。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用生命守护的情报,是被一个“乞丐”用粉身碎骨的方式送过海峡的。 隐蔽战线的英雄们,大多是这样“无名”的存在。他们没有光鲜的身份,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隐姓埋名的孤独,和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他们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在黑暗中默默发光,用自己的生命为革命铺路。 我们今天能安稳地生活,能骄傲地谈论家国情怀,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吴石”和“孤雁”,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用热血和生命挡住了风雨。他们的故事,不该被岁月尘封;他们的牺牲,值得被永远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在临刑前这样对蒋经国说:“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做?因为蒋先生的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