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杜聿明的几个子女,回大陆奔丧,但被蒋经国拒绝了,曹秀清得知消息后痛哭道:我真想不通。 1981年5月7日,77岁的杜聿明在北京病逝。他的遗体在冷藏室存放了整整半个月,妻子曹秀清日夜等待着一个消息——台湾当局能否允许留在那里的四个子女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可这个简单的要求,却成了这位老人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当曹秀清得知蒋经国拒绝放行的消息后,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那句话,道出了多少家庭在那个年代的悲凉。 正杜聿明1904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他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要数1939年底指挥的昆仑关战役。当时日军已经占领南宁,切断了中国的国际援助通道。杜聿明率领第五军担任主攻,经过十几天激战,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歼敌4000余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这一仗让他成为举国皆知的抗日名将。 可人生就是这么起起落落。1949年淮海战役,杜聿明兵败被俘。当时他还想着要自杀,拿砖头砸自己脑袋,被人拦下后成了俘虏。那时候杜聿明觉得自己完了,可谁也没想到,被俘后的日子反而让他这一辈子有了转折。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不仅没有虐待他,还给他治好了多年的肺结核,专门做了石膏床治疗脊椎病。经过十年改造,1959年他成为首批获特赦的战犯,重获自由,后来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和全国人大代表。 说起杜聿明的家人,那真是一部辛酸史。1949年杜聿明被俘后,妻子曹秀清带着婆婆和孩子们被强行带到台湾。到了台北才发现被骗了,什么承诺都是空话。曹秀清靠在烟酒公卖局当收发员,拿着微薄工资养活一家七口。 最惨的是长子杜致仁在美国读哈佛,还差一年毕业却交不起学费。曹秀清向蒋介石申请借3000美元,结果批下来只有1000美元,还分两年给。这点钱杯水车薪,杜致仁绝望之下吞服安眠药自杀,年仅22岁。丈夫为之卖命多年的人,到头来连儿子的学费都不肯出,这让曹秀清彻底寒了心。 转机来自1957年。大女儿杜致礼的丈夫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台湾当局的态度突然变了。宋美龄接见曹秀清,劝她去美国把杨振宁带回台湾。曹秀清心里明镜似的,这是想利用女婿,但她将计就计答应了,就为了能离开台湾。 蒋介石也不傻,不准曹秀清带走任何一个在台湾的孩子,还要人担保,规定只能停留六个月,逾期不归孩子们会受罚。曹秀清顾不了那么多了,到了美国第一件事就是退掉回程机票。通过杨振宁,她得知丈夫还活着,已经获得特赦。1963年6月,曹秀清辗转回到北京,与分离14年的丈夫团聚。 这一别就是十几年。老两口相依为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留在台湾的四个孩子。杜聿明常说,要是能看到祖国统一,一家人团聚该多好。可这个愿望,他到死也没能实现。 1981年5月初,杜聿明病危。5月6日,杨振宁夫妇从美国赶回,此时杜聿明已不能说话。5月7日,他看到长女杜致礼,目光四处寻找,却没能等到台湾的四个孩子。就这样,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曹秀清当天就给蒋经国发加急电报,恳请允许二女杜致义夫妇、二儿杜致勇夫妇、三儿杜致严、三女杜致廉夫妇回来奔丧。她让人把遗体存放在冷藏室,推迟追悼会,就等着台湾方面的回音。 一天天过去,北京的天气越来越热。遗体在冷藏室存放了整整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杜聿明的老战友郑洞国听说后气坏了,公开发声谴责这种做法无情无义,令人寒心。 前来慰问的邓颖超拉着曹秀清的手,曹秀清再也忍不住,哭着说:“蒋经国自己是个孝子,当年他母亲被日本飞机炸死,他连夜从赣州奔丧,一见母亲尸体就昏死过去,跪拜嚎啕,数日不进饮食。都是为人子女,为什么不让别人也尽孝道?” 这句”我真想不通”,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政治是政治,可人伦是人伦啊。一个父亲去世了,子女连回来送终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什么道理?蒋经国自己当年为母亲奔丧,却不让别人尽孝,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看不懂。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遗体不能再等了。5月25日,追悼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邓小平、邓颖超等人臂戴黑纱出席,萧克致悼词,称杜聿明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长女杜致礼和杨振宁从美国赶回送别,而台湾的四个儿女,只能隔着海峡默默哀悼。 杜聿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临终前他握着曹秀清的手说,我走以后,你哪里都不要去,不要去台湾,也不要去美国。他们对我不薄,你要是出去,容易被人当做话柄。曹秀清含泪答应了。 1982年6月,曹秀清在香港见到了三个子女,但她没有跟他们去台湾,而是返回大陆。1983年她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5月在香港病逝,享年82岁。 杜聿明和曹秀清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家庭的缩影。一个简单的奔丧请求被拒绝,让人看到了政治冷漠下人性的扭曲。直到今天,这个故事仍然让人唏嘘。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当年那些被迫骨肉分离的家庭,承受了多少痛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