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0 17:35:35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这事得从2018年那场贸易战说起,当年美国拉着盟友围堵中国,澳大利亚跑得比谁都快,跟着加征关税、搞禁令,结果自家煤炭、葡萄酒全被卡了脖子,损失了几百亿。 就说葡萄酒吧,2019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还高达12.8亿澳元,结果到2022年直接暴跌97%,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460万澳元,连零头都不够。 这种切肤之痛让澳大利亚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美国瞎掺和,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2025年工党上台后,赶紧修复对华关系。 结果美国哪能让它松劲?就在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直接喊话,逼着澳大利亚在台海问题上选边站队。 面对美国的逼宫,阿尔巴尼斯的回应听着硬气,说“澳大利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被追问是否出兵时,只甩了句“我们不会去谈论这些假设”。 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可藏着澳大利亚的精明算盘。 澳大利亚心里清楚,自己的经济命脉和中国绑得死死的。 2023年中澳货物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澳元,中国连续15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对华贸易让澳大利亚平均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600澳元,相当于平均家庭收入的4.6%,还创造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 要是跟着美国出兵台海,中国随便来点经济反制,澳大利亚的煤炭、铁矿石、农产品可就全砸手里了。 到时候别说家庭收入增加,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再说了,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一直玩“战略模糊”,自己都没说清楚会不会出兵,却逼着澳大利亚表态,这不是拿盟友当炮灰吗? 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就直言,“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你自己都不敢承诺,凭啥让我们当冤大头? 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边逼着澳大利亚选边站队,一边还对澳大利亚加征关税,2025年美国宣布对澳大利亚加征10%的“对等关税”,连盟友都不放过。 这让澳大利亚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所谓的盟友,不过是美国用来遏制中国的工具,一旦损害到美国的利益,随时可以牺牲。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也学聪明了,开始奉行独立外交政策,阿尔巴尼斯访华期间,不仅见证了澳旅游局与携程签约,还推动了绿色矿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这些合作项目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好处,比跟着美国冒险划算多了,就连澳大利亚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直接发文指责美国是地区新的“麻烦制造者”,逼着澳大利亚做两难选择。 其实,澳大利亚拒绝出兵台海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说得直白:“我们是独立国家,不是美国殖民地。”澳大利亚明白,保持战略自主,才能在大国博弈中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利益。 另外,澳大利亚国内的民意也不支持出兵台海,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025年的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是“经济伙伴”的认知比例首次超过了对华“安全威胁”的认知比例。 老百姓心里都清楚,和中国搞好关系,日子才能过得安稳。要是跟着美国打仗,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澳大利亚在历史上吃过不少苦头。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澳大利亚跟着美国出兵,结果死伤惨重,还落下一身骂名,现在澳大利亚学乖了,不会再轻易为美国的利益卖命了。 正如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所说:“在台湾这个关键议题上,保持不可预测并非坏事。”这种模糊策略,既不得罪美国,又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总之,澳大利亚拒绝美国的要求,坚决不表态是否出兵台海,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战略自主和民众意愿的综合考量。 美国想拿盟友当枪使,可澳大利亚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小弟了,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澳大利亚选择了一条更务实、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道路。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大国竞争中,保持独立思考,才能不被别人当炮灰。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