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招了。针对美国不间断的科技封锁、经济打压,中国在被动防守中已逐步形成体系

运赛过去 2025-10-20 10:53:53

特朗普没招了。针对美国不间断的科技封锁、经济打压,中国在被动防守中已逐步形成体系化反制框架。面前美国无休止的出尔反尔。中国已失去耐心,不再防守,奋起反击。 说起特朗普这家伙,2025年刚上台第二任,就又开始折腾中美贸易那点破事。明明第一任期就搞得鸡飞狗跳,现在还变本加厉,扬言从11月1号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这不是明摆着要玩命吗?美国那边从拜登手里接过来的关税清单,本来就够长的了,钢铝、半导体、电动车,全都卡得死死的。现在特朗普一上来,就把税率往上提,平均水平直接从2.5%窜到27%,创下百年新高。企业叫苦不迭,美国农民的黄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价格直线下滑,港口集装箱堵成一锅粥。可他呢?还在X上发帖,吹嘘关税带回的钱能还债,还怪过去领导太软弱。听着就来气,这不就是典型的甩锅吗? 回想整个过程,美国的科技封锁从来没停过。2018年特朗普第一轮关税就瞄准了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太阳能板、洗衣机起步,后来扩展到芯片和5G设备。拜登接棒后,更狠,2022年就把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列进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供货。结果呢?中国企业没倒,反而逼出一堆国产替代。像华为的麒麟芯片,2022年就重出江湖,Mate 50系列发布会一出,全球订单爆棚。现在到2025年,美国商务部又加码,限制AI芯片出口,搞什么“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连第三方国家用美国技术做的东西都管。特朗普上台后,直接把这个规则升级,针对中国半导体全链条下手。硅谷的工程师们忙着改代码绕弯子,可供应链一断,成本翻倍,美国自己的电动车厂都得哭爹喊娘。 中国这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硬碰硬。2018年美国加税,中国就对等回击,大豆、汽车加25%,这是被动防守的套路。谈判桌上,中美代表来来回回签了第一阶段协议,2020年1月的事,中国承诺多买美国农产品,知识产权也让步。可美国呢?签字没多久,就继续封锁科技,TikTok审查、稀土调查,一出尔反尔。协议执行到现在,2025年9月特朗普还签了90天延期令,但稀土采购目标只完成一半不到。美国农民抱怨补贴不够,中国企业则开始转战东南亚,越南、印尼的工厂订单蹭蹭上涨。被动防守不是白防的,中国一步步建起反制框架。政府推国产化,半导体基金砸钱,2023年光刻机技术就突破,上海的工厂流水线跑得飞起。2024年,稀土出口管制启动,美国国防承包商的磁铁库存告急,F-35战机的供应链直接卡壳。 耐心这东西,总有耗尽的时候。2025年上半年,美国关税层层加码,中国终于按捺不住。4月,北京商务部甩出第三轮反制措施,针对美国飞机、农产品加税125%,还把稀土和永磁体列进出口管制清单。公告一出,全球股市抖三抖,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的股价跌了8%,因为稀土占他们电池成本的30%。中国商务部直言,这是对美国“武器化供应链”的回应。你们封我芯片,我就卡你矿产,这逻辑简单粗暴,但管用。稀土这玩意儿,中国占全球产量的70%,加工更是90%,美国想脱钩?做梦吧。10月16号,中国又升级,宣布对含稀土产品的出口加强审查,外国企业得申请许可,哪怕一丁点含量都不行。结果呢?美国国防部急眼了,仓库警报拉响,采购员四处打电话求库存,澳洲矿石运来价格翻番。 特朗普这回真没招了。10月10号,他在白宫记者会上挥手比划,抱怨中国市场崩盘,还把锅甩给尼克松,说1972年访华打开大门是天大错误,让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现在反咬美国一口。X上他的帖子更绝,4月7号发的那条,油价降、利率降、关税进账,却不忘提中国加税34%是“报复”,怪前任领导太笨。听着像小孩闹脾气,过去50年中美经贸额从零到6000亿刀,谁也没想到会走到这步。可事实摆在那,冷战时没中国这股力量,美苏对抗拖到猴年马月?苏联1991年解体,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引擎转得飞快,非洲基建、拉美疫苗,全靠中国填坑。现在特朗普想逆转,谈何容易? 反击不是乱来,中国这套体系化框架,逻辑清楚得很。先稳住自家后院,2025年上半年,政府发文支持芯片自主,华为、中兴的5G专利全球第一,出口东南亚拉满。其次,多元化供应链,越南河内工业园的中国投资翻倍,电子元件从单一依赖转向多点开花。第三,精准打击,美国痛点就是稀土和电池材料,10月新规一出,全球汽车业短缺,福特、通用仓库空荡荡,工人闲置。这不光经济,还带点战略意味。美国想在台湾地区问题上施压,卖武器给台湾防务部,中国这边就用稀土回敬,F-35和导弹系统全得用这东西。军事上说,严谨点,这不是直接对抗,而是经济杠杆撬动,逼美国三思。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