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讽刺特朗普,上次那么快就认怂了,这次你准备好了吗?随着美国主动加码对中国的制裁,中国被迫实施对等反制。中美之间逐渐缓和下来的关系再一次紧张起来。特朗普和贝森特等美国官员纷纷传出来的过激言论或者令人可笑的说辞,还从白宫传出内讧的声音。 中美贸易摩擦这几年就没消停过,最近又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没多久,就开始旧戏重演,先是以芬太尼流入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紧接着又瞄准稀土问题,扬言从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进口货品叠加100%关税。这套路大家不陌生,上次2018年那场贸易战,他也是这么一通操作,结果没几个月就签了第一阶段协议,关税大面积降下来。现在中美关系好不容易有点缓和迹象,北京刚放宽一些出口管制,他这边立马加码,中国自然得对等回击,限制稀土相关技术和对美农产品加税。股市一夜之间跳水,道琼斯指数跌了上千点,美国农民和制造商叫苦不迭。这回的紧张氛围比上次还浓,白宫里头传出各种乱七八糟的声音,特朗普和他的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带头放炮,言论一个比一个离谱,美国媒体逮着机会就开涮,标题党满天飞,基本上就是围着特朗普的“嘴硬心软”打转。 先说说特朗普这边的动静。他在Truth Social上直接发帖,点名中国稀土管制是“经济胁迫”,威胁要让关税翻倍,声称这能逼北京让步。结果呢,没两天他就改口了,在福克斯的节目里承认这种高关税“不可持续”,还说美国其实是在帮中国经济一把。听听这前后矛盾,难怪媒体直呼看不懂。CNN的报道里头,主持人直戳痛点:上次贸易战,你加了25%关税,股市慌了,农民卖不出大豆,你眨眼就谈协议,这次100%关税一抛出来,道指又绿了,你这是真要玩命还是吓唬人?纽约时报也跟进,标题就写“特朗普的两面派:对华关税从火药桶到退让信号”,里面分析他这套威胁战术,本质上是想用股市压力逼中国谈判,但每次都把自己人先坑了。美国企业界早炸锅了,苹果、耐克这些靠中国供应链的巨头,股价一波动就得哭爹喊娘。商会报告显示,关税升级可能让美国家庭年均多掏上千美元,这数据一出,华尔街日报直接评论:特朗普的关税梦,又要醒了。 纳瓦罗这家伙,更是火上浇油。他作为白宫贸易顾问,复职后第一件事就是鼓吹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500%的关税,理由是稀土垄断威胁全球供应链。CNBC的采访里,他一本正经地说,这能结束中国对美国的“经济霸凌”,还顺带攻击中国决策层“短视”。问题是,这数字一出口,全网都懵了。经济学家们算了笔账,500%关税等于把中国货全堵死,美国进口成本得翻几倍,通胀立马起飞。Elon Musk在X上直接怼他:“纳瓦罗,你这是在帮中国建墙吗?”特斯拉和SpaceX都离不开中国电池和零件,这话一出,白宫内部就传出不和谐音。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赶紧出来灭火,说特朗普随时准备谈判,关税只是筹码,不是真要打到底。彭博社报道,这内讧闹得挺大,贝森特公开承认高关税会伤及盟友经济,纳瓦罗则私下抱怨团队“软弱”。这种公开撕扯,让白宫看起来像菜市场,媒体乐坏了,Politico的专栏直说: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内斗比对华施压还猛。 中国这边反应不慢,商务部第一时间宣布对美大豆、飞机零件等加征对等关税,还加强稀土出口审查。这步棋走得准,美国军工和电子业立马感受到痛。稀土这东西,中国占全球供应九成多,美国库存就够用几个月,国防部报告显示,F-35战机和导弹系统都得靠它。BBC中文网分析,中国这反制不是乱来,而是针对美国痛点,过去几年北京已经多元化供应链,越南、印尼接了不少单子,美国企业转单成本高企,却没换来实质让步。观察者网的文章点明,特朗普以为高关税能速战速决,但中国经济韧性摆在那,出口依存度降到15%以下,内需拉动更稳。他上次贸易战里,中国采购了上千亿美国农产品,这次呢?北京直接说,不会再买单那种“空头支票”。 专家们看得更清。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在CNN的访谈里说,美国关上中国大门,却把欧洲和亚洲市场拱手让给北京,这些份额占全球三分之二,中国乐得接盘。几年后,美国企业醒悟时,黄花菜都凉了。TPW咨询的创始人也直言,关税这工具过去是华盛顿对付小国的杀手锏,现在中国反手一击,官员们措手不及,反应像没见过世面的新人。想想看,纳瓦罗的书里头吹嘘“对华战争不可避免”,结果现实里头,他的政策让美国制造业指数跌了两个点,企业外迁到墨西哥的速度比以前快一倍。这不是战略,是瞎折腾。
美国又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
【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