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大战”爆发前一天,中国先给了欧洲一个提醒!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初就冒头,美国政府打着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对全球钢铝产品下手。3月1日,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对铝加征10%关税,这不光瞄准中国,还把欧盟等传统盟友卷进去。欧盟那边反应激烈,马上评估自家出口受损情况,因为中国是欧洲商品大市场,德国汽车、法国工业品都靠对华贸易挣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放话,说欧盟想豁免关税,就得跟美国一起对付中国所谓产能过剩。这让布鲁塞尔犯难,中欧贸易额那么大,贸然跟风,欧洲企业得吃亏。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3月21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成了焦点。发言人华春莹直言不讳,指出美国单边主义做法损害全球贸易规则。她列数据说,中美贸易合作给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每个美国家庭省下不少开支。华春莹强调,贸易战没赢家,美国内部已有45个贸易协会联名反对关税计划,下游产业可能丢18万个岗位。她特别提醒,欧盟该想想自身利益,别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这种提醒像当头棒喝,告诉欧洲,中欧有共同对手,美国经济胁迫不光针对中国,也伤欧盟。发布会内容迅速传开,国际媒体转载,中国立场清晰:维护多边主义,呼吁中欧携手应对外部压力。 转眼次日,3月22日,美国果然出手,签署针对约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备忘录,贸易大战正式打响。中国商务部立即回击,公布对128种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清单,包括农产品和飞机。欧盟没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向世贸组织投诉美国措施,同时保持对华对话渠道。这场提醒起作用,中欧高层会晤增多,共同维护贸易规则,避免全球经济乱套。 回想起来,美国发动贸易战,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自家贸易逆差创纪录,消费者生活成本涨,通胀隐患埋下。耶伦后来承认,取消对华关税能降美国通胀率1.3%。拜登上台后,在贸易战上挂免战牌,可见美国也扛不住。欧盟更聪明,没为小事牺牲对华市场。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大国,对华出口是命根子,绝不会为立陶宛那样的小国冒险。 说到立陶宛,得提台湾问题。中国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部分。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所谓“代表处”,这违反一个中国承诺。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纯属维护主权。欧盟想模仿美国搞关税对抗,结果内部不齐心。布鲁塞尔政客有想法,可成员国顾自家利益,不会傻乎乎跟进。媒体报道欧盟通过决议,对所谓经济勒索加征关税,分析认为针对中国对立陶宛行动。但欧盟真要对中国商品动手,中方必反制,加倍奉还。 事实证明,欧盟挑不起对华贸易战。美国特朗普时期贸易战教训摆在那,没伤中国多少,反而全球经济遭殃。欧洲企业迁厂,产业空心化风险大。马克龙呼吁欧洲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这话有道理。美国挑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胀跟着来,欧盟民众日子难过。原材料价格飙升,企业外迁,包括去美国。中国提醒欧盟,中欧都是美国经济胁迫受害者。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损害双方利益,冲击世界秩序。中方希望欧盟一道抵制这种单边主义。 中欧合作基础牢,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超万亿美元。欧盟若被美国附庸蒙蔽,挑对华贸易战,正中美国下怀。受伤的不止中国,欧盟自己也得疼。中国没挑拨美欧关系,美国做法不厚道。能源危机让欧盟经济烤火,产业流失严重。分析说,欧盟继续让美国剪羊毛,可能成穷地方。中方提醒布鲁塞尔,端正台湾问题态度,别破坏中欧合作。 从2018贸易战到如今,历史告诉我们,贸易战害人害己。中国坚持开放,推进一带一路,互利共赢。欧盟应放弃成见,与中国联手应对美国胁迫。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才是正道。未来,中欧加强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发展,避免外部干扰。 中国外交一贯稳健,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促进世界和平。面对美国霸凌,中国不退缩,呼吁国际社会团结。欧盟若真为欧洲利益着想,就该和中国站在一起,共克时艰。贸易合作是桥梁,别让政治闹剧毁了。展望前路,中欧潜力大,携手才能共赢。
林毅夫在今年4月时曾发出警告!如果中美不再进行贸易,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全球
【41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