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与西尔斯基通话后宣布,将对俄罗斯境内发动新的打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的一场秘密会谈结束后,一则简短却震撼的消息通过泽连斯基的电报账号迅速传遍世界:乌克兰计划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发动新的远程打击。 此次会谈的细节并未过多披露,但乌媒援引泽连斯基身边人的消息称,两位最高军事决策者在密闭会议室里待了整整四个小时,期间西尔斯基将军摊开的地图上,波克罗夫斯克方向被红笔反复圈注。 泽连斯基认真听取了西尔斯基关于前线局势的详细汇报,而波克罗夫斯克这个位于顿涅茨克西北60公里的交通枢纽,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 作为乌克兰东部前线物资补给的关键节点,这座原本拥有6万人口的煤矿城市,如今只剩下1.2万居民,却成了俄军重兵围攻的目标。西尔斯基在汇报中语气沉重地指出,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中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兵力,虽然自身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但攻势依然凶猛。 7月下旬,俄军突击队已对波克罗夫斯克东郊的乌达奇诺耶定居点展开猛攻,破坏侦察小组甚至渗透到了城市南部,试图切断乌军补给线,这座被称为"顿涅茨克门户"的重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泽连斯基在电报中没有具体说明新打击的目标位置,但军事专家们很快从乌克兰近期的武器发展中嗅到了线索。就在8月25日,乌克兰官方首次公开了远程改进型"海王星"巡航导弹的视频,这款由乌方自行研制的武器射程从原来的290公里飙升至1000公里,足以覆盖俄罗斯西部大部分地区。 更令人关注的是乌媒此前披露的"火烈鸟"巡航导弹,据称射程高达3000公里,这意味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核心城市都可能进入打击范围。 泽连斯基不久前曾明确表示,乌克兰使用国产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时,已不再需要与美国商量,这番话为此次新打击计划埋下了伏笔。 回顾6月初的"蛛网"特种作战行动,乌克兰曾出动117架无人机对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摩尔曼斯克州等多地机场发动袭击。乌国家安全局宣称成功击中包括图-95战略轰炸机、图-22M3战略轰炸机在内的41架军机,造成俄方70亿美元损失。 尽管俄罗斯方面驳斥称仅造成轻微损伤且会修复,但这次行动证明了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参与行动的无人机通过秘密渠道进入俄境内,隐藏在卡车装载的木质结构顶棚下静默待命,最终远程激活实施打击,这种隐蔽战术很可能在新行动中得到延续。 乌克兰此时宣布新打击计划,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从战场态势看,俄军自2024年下半年起在乌东地区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年推进约4000平方公里,是2023年的七倍。 波克罗夫斯克作为乌军东部防线的重要支撑点,一旦失守将导致前线物资供应彻底中断。西尔斯基此前坦言该地区"形势相当困难",泽连斯基显然希望通过打击俄境内目标来分散前线压力,迫使俄军回防,为波克罗夫斯克解围创造条件。 国际援助的新动向也为乌克兰增添了底气。尽管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削减了对乌直接援助,但北约推出的"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计划改变了援助模式。 荷兰已率先出资5亿美元购买"爱国者"防空导弹,丹麦、挪威、瑞典也联合出资4.85亿美元订购火炮和炮弹,这些装备预计在数周内交付。 这种"欧洲出钱、美国生产"的新模式,既满足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诉求,又确保了军援不会中断,恰好为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计划提供了装备保障。 俄罗斯方面显然早已严阵以待。针对6月的无人机袭击,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曾强硬要求英美作出解释,并警告可能采取重大报复行动。 目前俄罗斯境内的防空系统已全面升级,特别是西部边境地区和重要军事设施周边,增加了电子干扰设备和快速反应部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俄民众甚至自发组成警戒小组,用石块等简易工具试图拦截无人机,这种全民防御姿态预示着乌克兰的新打击行动不会一帆风顺。 这场冲突的国际博弈正变得愈发复杂。美国从"坚定支持"转向"交易式调停",希望在复活节前推动俄乌停火,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欧洲则陷入矛盾境地,既担心乌克兰战败影响自身安全,又无力独自承担巨额援助压力。 对于泽连斯基政府而言,国内压力同样不小。持续三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兵员储备濒临枯竭,能源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民众厌战情绪蔓延。通过展示远程打击能力,既能向西方证明继续援助的价值,也能暂时凝聚国内共识。 但这种"以打促谈"的策略风险极高,一旦打击行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者引发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都可能加速局势恶化。 目前俄乌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却又不愿妥协。俄罗斯凭借军事优势和经济韧性掌握着一定主动权,乌克兰则依靠西方援助和本土武器研发苦苦支撑。
就在刚刚泽连斯基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8月30日,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
【1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