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抗衰老的好习惯,中3个以上就很不错。
俗语说:人老先从腿老,心老造成衰老。所以,老年人的养生与健康,要从快乐好心情开始,要从经常活动手脚开始。
一切都有个“度”,饮食有度,运动有度,情绪有度,只要保持好心情,永远坚持科学养生保健,就会越活越年轻。
1. 人虽老,但心千万别老
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人老,是生理上的衰退,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心不老指的是心理上不衰老,甚至可以说心理上的年轻。
但有些老人一有病就怕生癌,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好、又健忘、步履不健、食欲无味、睡眠又差等等,认为自己是老已无为,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心态。
人是精神动物,奋进而乐观的精神,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消化、吸收、分泌排泄的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衰老自然就会推迟。
2. 让心变得年轻快乐
如果老年人的心情长期不畅,长年累月都在生气、烦恼、担忧,很有可能对老年人的性格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让老年人变得忧郁、暴躁或是沮丧。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交织着烦恼和快乐,如果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宽容待人,豁达一点,悠然一点,久而久之,烦恼就会越来越少。
生理年龄虽然老了,但心理年龄可以保持年轻,只要保持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敏感,对生活充满热情,无论是中年还是老年一样保持青春。
3. 多与年轻人交朋友
可以通过和年轻人交往,不断从年轻人身上吸取新鲜、激发活力的东西,尤其是与年轻人结为忘年之交后,很有效地延缓心理衰老。
多跟年轻人交往可以健脑,因为在交往过程脑力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让思维活跃起来,增强记忆能力。
所以,多与年轻人交往,可以促使心理活动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充满青春气息,让自己无形中变得年轻,生活会更有乐趣,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 不妨做个“老顽童”
古诗云:“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说明人到老年,经常跟小孩一起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对健康大有好处。
古人曰:“衰盛随忧乐。”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玩乐,左邻右舍的关系都会和睦一点,和气生快乐,快乐才促长寿。
这就像金庸小说中写的“老顽童”一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该玩就玩,该闹就闹,只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必然就会获得健康与长寿。
5. 穿衣不妨“老来俏”
“老来俏”的心态不仅是健康向上的,还是一种“精神调节剂”,可以活跃自身的脑细胞,保持心理平衡,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减少疾病的发生。
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心情愉快时,肌体能够分泌出更多的酶、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物质。
这些生化物质分泌的增加,能让体内血液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以及内脏器官的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还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保持年轻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人老心不老”,才能青春长驻,保健延年,古话说“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