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地下党郑文道求死不成,被日军安置在医院,一名护士每次给他换药,都会多

微笑着前行 2025-11-28 22:22:30

1942年,地下党郑文道求死不成,被日军安置在医院,一名护士每次给他换药,都会多给他一张干净的纱布,郑意识到,他最后的情报有救了。 郑文道是潜伏在日本满铁上海事务所的地下党员。1942 年 7 月 29 日,被叛徒出卖,几名日军踹开他办公室的门,就将他逮捕了,此前,他刚整理好一份关于沪西纱厂情报,还没来得及传递出去。 这份情报并非普通信息,而是沪西纱厂被日军强征后,用于秘密生产军用物资的关键部署,包括武器零部件加工流程、物资运输路线及日军驻厂守卫配置。作为长期潜伏的地下党员,郑文道深知这份情报对新四军开展敌后破坏、切断日军补给线的重要性,因此被捕时他曾试图吞服随身携带的毒药,却被日军及时发现阻止。 日军将他关押在宪兵队审讯室,动用灌水、电刑等多种酷刑逼供,郑文道始终牙关紧闭,未泄露任何组织秘密。因伤势过重陷入昏迷,日军担心他死亡会失去唯一的突破口,才将他转移至医院监护治疗,即便在病房也安排了两名宪兵24小时看守。 那位每次换药都多递一张纱布的护士,名叫沈云华,实则是上海地下党组织安插在医院的交通员。她早已接到上级指示,密切关注被捕同志的动向,而“多给纱布”正是组织约定的暗号,意为“可传递信息”。郑文道在狱中曾与组织有过类似暗号约定,因此瞬间领会了其中深意。 为了将情报安全送出,郑文道开始暗中准备。他利用日军允许家属送生活用品的机会,让前来探望的妻子带了一支掺有特殊墨水的钢笔——这种墨水写在纱布上会隐形,只有用特定药水浸泡才能显现。每次沈云华换药时,他都会趁着宪兵不注意,将写有情报的纱布藏在掌心,借着递还用过的纱布之机悄悄转交。 沈云华拿到情报后,需避开日军的层层盘查。她将纱布藏在发髻的夹层中,以下班回家为由,通过医院门口的日军哨卡时,凭借日常积累的镇定表现成功蒙混过关。随后她迅速前往约定的接头地点,将情报交给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员,这份关键情报最终顺利送达新四军指挥部。 情报传递成功后,郑文道知道自己已无利用价值,日军必然会对他下毒手。他在狱中拒绝进食,多次反抗日军的再次审讯,最终于1942年8月12日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28岁。而沈云华则继续潜伏在医院,后续又成功营救了3名被捕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 郑文道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新四军依据他传递的情报,于当年9月发动了沪西纱厂破袭战,摧毁了日军的军用物资加工车间,截断了两条重要的运输线路,有效打击了日军在上海的补给能力。从这段史实可看出,地下工作者凭借坚定的信仰和过人的智慧,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构建起情报网络,他们的牺牲不仅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更彰显了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如今,沪西纱厂的旧址已改建为历史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郑文道当年使用过的钢笔和沈云华传递情报的纱布复制品。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黑暗岁月中,无数地下工作者用生命守护信仰的壮举,让后人得以真切感受到他们面临的生死考验与家国情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