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默默递刀子,都想要中日之间有一战!很多人以为这是地缘政治的必然碰撞。错了!真相是,这是一场由华盛顿做局、新德里和莫斯科围观的消耗战陷阱,目的只有一个:让日本充当耗材,想要榨干中国的国运。 其实高市早苗的强硬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是美日近期密集的军事勾连,11月20日,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向日本出售40枚AGM-158B隐形巡航导弹,总价值高达1.05亿美元。 这种导弹射程超900公里,可由日本的F-15J战机搭载,直接覆盖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就在同一周,美日“利剑-2025”联合军演在冲绳拉开序幕,参演兵力突破3万人,创下历史纪录。 日本右翼似乎正被“军事崛起”的幻光迷惑。防卫省最新预算显示,2025年度防卫相关费用已飙升至7.8万亿日元,占GDP的3.5%,连续6年大幅增长。 他们一边推动修宪废除“和平宪法”第九条,一边高调宣布引进500枚“战斧”导弹,甚至计划在西南诸岛修建13处弹药库。可这群政客恰恰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现代战争拼的不仅是武器,更是资源底气。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发布的能源白皮书给出一组扎心数据:2025年日本一次能源自给率仅13.3%,其中石油自给率不足0.3%,天然气自给率12.1%,所有战略能源几乎全靠进口。 而这些“生命线”的运输通道高度单一——80%的石油、90%的天然气都要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进入日本,再通过东京湾、大阪湾的港口和液化天然气储罐输送到全国。 这意味着,中国根本无需动用航母编队发起两栖登陆。只要在关键航道实施常态化巡航管控,切断能源运输线,再针对东京湾、横滨港的大型能源储罐实施精准打击,日本的能源供应链会在48小时内彻底断裂。 届时,东京的地铁将因停电停运,丰田的工厂会因缺能停产,连自卫队的F-35战机都无法启动——没有能源支撑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堆昂贵的废铁。 最值得警惕的是躲在幕后的美国。表面上,华盛顿把日本捧为“印太战略核心伙伴”,实则在一步步将其绑上战车。 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日本已成为其第三大海外客户,采购的武器装备中70%是进攻性武器。更阴险的是,美国故意拖延对日军售的核心技术转让,让日本的先进武器始终依赖美国的维护和弹药供应。 这场棋局的旁观者也看得明明白白。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态度强硬,却始终避免与日本爆发直接冲突,将重心牢牢锁定欧洲战场。 印度则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中保持距离,11月刚与我国签署边境贸易新协议,显然不愿卷入纷争。大家都清楚,一旦中日发生摩擦,最大的受益者只有隔岸观火的美国。 2025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日本右翼的挑衅更具刺痛性。但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1937年的中国:东风-41导弹可覆盖全球,山东舰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国防科技大学最新研发的电磁干扰系统能让敌方雷达全部失效。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捍卫主权,更有清醒的头脑不落入陷阱。 高市早苗们或许该听听日本民间的声音——近期《读卖新闻》民调显示,68%的日本民众反对“介入台湾事务”,72%的人担心“被美国拖入战争”,历史早已证明,穷兵黩武没有好下场;现实也正在警示,充当别人的耗材只会引火烧身。 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攥紧对手的“能源命门”,就是最有力的威慑。所谓“中日必战”的论调,不过是华盛顿的谎言,我们只需冷眼旁观,静待棋子自醒。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