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债务钟表滴答作响,36万亿美元的国债如巨浪般逼近,每位美国人肩扛10万美元重负。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膨胀到37.6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2.6%。这一数字源于长期赤字积累,2025财年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支出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2万亿美元。利息支付独占鳌头,9700亿美元支出超过国防预算,挤压社会保障和医疗领域。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35年债务将占GDP的118%,高于二战后峰值106%。这种路径不可持续,经济增长放缓至2.5%,而债务利息成本年增6.5%,形成恶性循环。 债务上限机制加剧危机,2025年1月1日暂停结束后,财政部启动特别措施,包括冻结公务员退休基金投资和暂停债务发行。这些措施仅能拖延数月,预计8月资源耗尽。耶伦在1月17日致信国会,警告若不提高上限,联邦支付将优先军饷,其他开支中断。1月21日,她宣布债务发行暂停期至3月14日,敦促国会行动。历史反复上演,103次提高上限却未触及根源,政治博弈让问题雪上加霜。 全球视角下,美国债务依赖外资持有,外国投资者占总债22.9%,达8.5万亿美元。日本持1.06万亿,中国7590亿,英国6900亿。这些资金本是避险首选,但中国2024年抛售5730亿美债,持仓创2009年以来新低,转向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美联储加息推高借贷成本,平均利率从1.9%升至3.5%,进一步放大负担。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债务/GDP比达98%,接近历史警戒线,潜在危机如定时炸弹。 美国对台军售是关键杠杆,2025年总额达21.5亿美元,包括3.3亿美元F-16和C-130备件、3.85亿美元导弹系统和雷达。特朗普政府重启销售,11月批准3.3亿美元战机零件,首笔交易后中国抗议升级。这些销售不只武器,还绑定资金链:台湾需外汇支付,冲突时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2025年对台销售通知国会超预期,旨在提升台湾战备同时锁定美债需求。耶伦警告中隐含此意,债务停摆时军售优先,资金注入缓解赤字1.8万亿压力。 中日摩擦同样利好美国,五角大楼推演显示,东海冲突将使日本企业如三菱重工股价暴跌30%,波音和洛克希德并购市场份额。美日安保条约约束日本,但美国禁止直接冲突,却推动东京“抗中保台”。日本退役少将预测,中日开战东京撑不过半月,美军工股暴涨。2025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民调显示48.8%民众支持集体自卫,44.2%反对。京都不愿卷入,参战意愿仅13.2%,排91国末尾,但美国借此煽风,资金外流成华盛顿喘息之机。 这种一鱼两吃的套路源于历史,海湾战争中东资金逃美,助美国摆脱经济困境。亚太资本特性放大效应,制造业和金融业冲击下,企业本能求稳。美国凭借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华尔街吸纳万亿资金,国债收益率暂降,股市注入活力。耶伦信件中优先军饷讨论,暗合此算盘:无论战和,资金皆美。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虽存,但华盛顿视之为短期代价,长期巩固霸权。2025年对台销售冲183亿,正是此逻辑的延续。 中国外汇储备超3万亿美元,早从美债分散风险。2024年抛售5730亿,持仓7590亿,转向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同盟扩展,与俄罗斯、沙特、东盟强化本币结算,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升至6.5%。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40国央行,2025年扩展非洲和中东,处理国际信用证试点,减少美元依赖。上海期货交易所5月开放人民币期货给海外投资者,数字人民币国际中心落地上海,降低跨境成本。 经济数据佐证韧性,2025年GDP增速4.8%,半导体自给率45%。福建舰战斗群巡航宫古海峡,歼-35俯瞰冲绳,里根号退守关岛。解放军有100种方式应对台湾,但选择时间换空间:芯片突破、一带一路能源贯通、亚太命运共同体成型。 人民币国际化渐进有序,从结算到计价再到储备。2025年土耳其签清算协议,BRICS支付概念推进,香港-内地快支付实时转账。外资通过沪港通、债市互联流入,RMB存款超1万亿。IMF改革中,人民币权重升至12.28%,抢占欧元份额。能源领域加速,上海原油期货成全球第三大合约,人民币结算交易激增。白皮书显示,2025年RMB跨境使用金融交易涨58.7%,贸易结算12.1%,基础设施如CIPS提升效率。 日本民调暴露虚实,支持出兵82%,但参战意愿13.2%。高市演讲后,网络自嘲“喊响不见人”,历史记忆如甲午南京加重民意松动。中国外交部回应,日本介入将成战场。北京用实干筑基,5G、新能源、量子计算下注未来。深圳至台北跨海大桥设计方案,象征和平统一路径。 90年代海湾战争短暂续命,却酿中东乱局。人民币份额攀升,CIPS挑战SWIFT,美国制裁大棒挥空。全球反对损人利己行径,华盛顿搬石砸脚,自陷困境。兴邦靠实干,中国路径昭示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