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我建议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禁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和农产品,建议中国游客不要访问日本,取消日本护照免签待遇,12个月内去过靖国神社的不让来。 高志凯的这一系列建议,并非凭空提出,而是与当前中日关系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紧密相关。作为长期关注国际政治与中日关系的学者,他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情感的立场,其观点背后折射出的是对日本近期一系列不当行为的强烈回应。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意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对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这正是他提出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和农产品的核心原因。 稀土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电子、军工等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全球稀土出口大国,而日本则是主要进口国之一。高志凯提出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本质上是主张利用资源优势,对日本的不当行为形成制约,迫使日方正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取消日本护照免签待遇、限制去过靖国神社的人员入境,更是针对日本部分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历史的直接回应,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情感。 从历史维度来看,中日两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纠葛,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尽管战后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但日本国内始终存在否认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的势力,这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高志凯的建议,既包含对现实问题的应对,也蕴含着对历史教训的铭记,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促使日本政府端正历史态度,尊重国际正义。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国际贸易与人员往来具有双向性,单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可能会对两国的经济和民间交流造成影响。但在高志凯看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是首要前提,当日本的行为损害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时,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正当且必要的。这种观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日本不当行为的有力回应;也有人呼吁保持理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无论争议如何,高志凯的建议都反映出中国民众对日本不当行为的不满,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和历史正义的坚定决心。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双方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正视历史、尊重现实,通过平等对话化解分歧。任何损害他国利益、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都必然会遭到反对和回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