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白宫传来消息! 11月14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宣布

红楼背疏影 2025-11-15 15:12:28

就在昨天,白宫传来消息! 11月14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宣布,政府一关门,美国私营部门直接少了6万个岗位,平均每周损失150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损失1000多万美金。(央视新闻) 特朗普作为第47任总统,任期内推行“亚太再平衡2.0”战略,要求国会追加2000亿预算用于关岛反导系统升级和第六代战机量产。 但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以“优先解决民生基建”为由否决提案,双方僵持至11月1日,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全面停摆。 军事领域的连锁反应比经济数据更为显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玛丽埃塔工厂11月10日已暂停F-35生产线第三条装配线。 装备维护与部署出现断层,影响更为致命,美国国防部11月12日内部通报显示,驻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的“里根”号航母,原定11月的例行维修因经费冻结被迫推迟,舰上雷达系统故障无法及时更换。 驻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3架F-16战机,因零部件采购流程停滞,已连续10天无法升空训练。 驻阿富汗美军的“悍马”装甲车防护升级项目已中断,负责该项目的通用动力公司证实,因政府付款延迟,用于加装防雷装甲的1.2万套配件滞留在科威特港口。 对比2013年奥巴马时期的政府关门,本次对军事的冲击远大于2013年,2013年停摆时,国会提前通过单独的国防拨款法案,美军薪资、装备采购均未受影响,仅部分军事学院停课。 2025年,特朗普为逼迫国会让步,将国防预算与民生预算捆绑,导致军方经费中断。 私营部门的损失背后,是军工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凯文·哈塞特提到的6万失业岗位中,35%来自军工配套企业。 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精密零件厂,专为F-22战机生产涡轮叶片,因订单中断已裁员800人。该厂老板马克·戴维斯接受采访时说:“政府一关门,我们连原材料采购的预付款都拿不到,只能停摆。” 外界存在一种认知误区,即“美军核心战力不受影响”,事实上,除前线作战部队外,负责情报分析、装备研发的文职人员已大量休假。 美国国防情报局透露,11月以来,全球热点地区的情报分析报告产量下降40%,针对中东极端组织的卫星监控频次从每日3次缩减至1次。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竞争对手正利用这一窗口期。俄罗斯国防部11月14日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新型“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部署时间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军事专家分析,俄方正是利用美国政府停摆、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滞后的时机,推进威慑部署。 退伍军人的遭遇更凸显危机的民生传导性。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数据显示,11月第二周,全美有12万退伍军人未能按时领取医疗补贴,约300家退伍军人医院因资金不足缩减门诊服务。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策略充满矛盾。一方面,白宫在11月15日紧急发布行政令,要求五角大楼动用“战争储备金”保障核心战力;另一方面,特朗普仍在社交媒体上强硬表态,称“不拿到2000亿国防预算,绝不妥协”。 但五角大楼审计长警告,战争储备金仅能维持15天,且动用该资金需国会事后批准,风险极高。 这场危机暴露的深层问题,是美国军事扩张与财政能力的失衡,自2001年以来,美国军费从3040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800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支出的28%。 而政府关门导致的每周150亿损失,相当于每年要多拿出7800亿美元才能填补,这几乎是军费的80%。这种“以债养军”的模式,早已埋下隐患。 国际舆论已作出相关评价。《华尔街日报》指出“军事霸权不能靠预算绑架维系”;英国《金融时报》担忧,美国军工体系停摆可能导致全球军火供应链断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沙特等美国军火大客户,已开始与俄罗斯、法国接触,探讨替代装备采购方案。 展望未来,这场危机的收尾难度极大,若特朗普妥协,将影响其“强硬国防”的选民基础;若国会让步,民主党将失去民生议题的话语权。 而对美国军事体系而言,即便短期内恢复拨款,生产线重启、人员召回、装备维护都需要时间,其在全球的军事威慑力已出现肉眼可见的松动。 这场预算博弈揭示:真正的军事强大,必须建立在稳健的财政基础上。靠预算绑架维系的军事扩张,终将因内部矛盾受损。当每分钟1000多万美金的损失转化为军工企业的裁员通知、士兵的装备故障报告,美国军事威慑力已在停摆中出现松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白宫官员:美政府“停摆”致约6万私营部门雇员失业 来源:央视新闻2025-11-14 07:19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