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帖了?这恰恰证明“砍头”威胁,打中了日本的“七寸”。11月1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的“强烈抗议”,不是“胜利”,而是“回执”——它向北京确认了这条“高压线”的有效性。薛剑用一句话,就测试出了日本的“真实痛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一些政客已经习惯于拿台湾问题作为政治工具。 在国内,他们通过炒作“台湾有事”来煽动情绪,换取选票和政治支持。在国际上,则用这个话题来向美国示好,以求在所谓的“印太战略”中获得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游戏,认为无论他们说什么,中国最多也就是通过外交途径表示一下不满,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但薛剑大使的警告打破了这种幻想,一旦日本真的介入,那就不是所谓的“协防”,而是直接参与分裂中国的行动。 那么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就不是什么“侵略”,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延伸。 这意味着《美日安保条约》能否启动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因为是日本自己首先打破了和平的底线。 这个逻辑戳破了日本精心构筑的“安全幻觉”。他们一直以为可以隔着海峡安全地操弄议题,既能讨好美国,又能巩固国内地位,而自己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伤害。 薛剑的警告等于直接告诉他们:这个游戏是有代价的,而且这个代价日本可能承受不起。 所以木原稔的“强烈抗议”就显得特别苍白无力,他抗议的并不是中国的“干涉”,而是抗议自己搭建的安全小屋原来是纸糊的,一捅就破。 他们的愤怒,恰恰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被点燃了。他们可以口头上强硬,但内心深处对战争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 因此删除帖子的行为,就是日本内部理性战胜冲动的结果。他们很清楚如果任由这种言论发酵,无异于主动向中国划定的红线冲撞。他们可以欺骗民众,但骗不了自己。 删帖是一种迅速的止损,也是一种清醒的选择。这个动作向北京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内部确实有不理智的声音,但我们还没有疯到真的想被绑上战车。 而中国没有动用军事力量,仅仅通过一句话,就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让日本自己暴露了底牌,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地挥舞“台湾有事”这张牌。 这说明在维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的工具箱里不只有抗议和谴责,还有能够直击要害、让对方感到真正痛楚的手段。日本的反应,恰恰证明了这种手段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