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 特朗普将签署法案,43天政府停摆终迎转折! 11月13日,美国白宫宣布,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周三晚间签署法案,正式结束已持续43天的联邦政府停摆。这场创下近年美国政府停摆最长纪录的“僵局”,终于迎来戏剧性转折。 看着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其实藏着无数美国人43天的难。停摆从10月1日开始,比2018年的35天还长,成了美国史上最久的一次治理乱局。 两党争来斗去,最后吃苦的是老百姓。67万联邦员工没工作没工资,73万人得干活却拿不到钱,不少人房贷还不上,只能打零工勉强过日子。 民航系统早就乱套了。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扛不住,超1万架次航班晚点,3200多架次直接取消,普通人想出门都难。 4200万靠食品券过日子的人更惨。救济金一度停发,老人孩子只能天天盼着食品银行有存货,心里的慌劲儿压得人喘不过气。 俄亥俄州媒体报道,当地一名联邦社保局临时工因停摆断薪,不得不身兼两份零工维持家用,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医保账单也在疯涨。2400万参保人每年要多花1000美元,中低收入家庭看病的开销涨了30%,现在看病都成了奢侈事儿。 经济损失更是没法算。停摆一周就亏100到300亿美元,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少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的坏影响还在扩散。 不少民众对两党的做法感到不满。61%的民众认为共和党忽视民生诉求,68%的民众觉得民主党过度侧重政治博弈,国会支持率才15%,近八成美国人对两党都失望透顶。 这个“戏剧性转折”根本没解决真问题。临时拨款只给到2026年1月30日,9项年度预算还没着落,两个多月后可能又要停摆。 这场停摆也暴露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现实困境。党派博弈下,“自由民主”的理想与民生现实出现了明显脱节,政客们的博弈最终让普通人买单。 43天的停摆结束了,可老百姓心里的伤没那么快好。这场停摆带来的影响如何逐步修复?后续预算争议能否找到更稳妥的解决方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