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出“我与中国关系很好”后,日方突然冷静了:希望和平解决台海问题!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一场看似普通的媒体提问,却让亚太地缘政治的风向悄然转变。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针对日方的相关言论时,特朗普没有顺着舆论预期给出强硬表态。 反而抛出两句耐人寻味的回应:“有些盟友也不是盟友”“我与中国的关系很好”。这番避开核心争议、直指美日同盟本质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日本此前在台海问题上的狂热气焰。 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刚刚放出“武力介入台海”的狠话,将大陆对台湾的任何举动渲染为日本的“存亡危机”,引得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向来重视中日民间交流,其社交账号拥有6万余日本粉丝,常通过线上酒会、线下互动等方式搭建中日青年沟通桥梁,却因强硬反击日方错误言论,遭到部分日本网民的恶意围攻,网络上喊打喊杀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特朗普的表态一出炉,日本的态度便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从之前的咄咄逼人突然变得冷静克制。当地时间11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的发言,清晰展现了这种态度转变。 他公开表示,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关乎日本安全与国际社会稳定,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这番表述依旧模糊其辞,没有明确认可一个中国原则,算不上真正的立场回归。 却与高市早苗此前“威胁动武”的激进言论形成鲜明对比,明显是向后退了一步,总算找回了些许理性。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不禁让人发问:日本的外交立场难道只是随风摇摆的墙头草?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网民的反应。前几日还在网络上对着薛剑总领事喊打喊杀、叫嚣“再打一场甲午海战”的部分日本网民,仿佛一夜之间幡然醒悟,在日媒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画风突变。 一条高赞评论点透了其中关键:日本不该抱怨特朗普没有强硬站队,特朗普本就无意扮演“西方世界领袖”的角色,他对盟友的敌意往往比中俄更甚。美方在台湾问题上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到了特朗普时期更是只剩口头说说的“可能实施经济制裁”。 真若台海燃起战火,美国大概率会袖手旁观,而日本一旦先举起拳头,便很难轻易放下,最终可能陷入深度介入的危险境地。这番言论道出了日本民众心中的隐忧,也反映出他们终于开始认清自身定位与实力限度,不再盲目跟风右翼的狂热煽动。 日本此次态度的急转直下,看似意外,实则必然。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向来以“美国优先”为核心,从不把所谓的“盟友情谊”放在眼里,此前就曾多次吐槽盟友“占美国便宜”。对日本而言,美国既是依靠的靠山,也是不得不忌惮的存在。 他们本想借着美国的势力在台海问题上煽风点火,却忘了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逻辑里从来没有“无条件支持”这一说。一旦自身利益受损,美国随时可能抛弃盟友,让日本独自面对后果。 日本心里比谁都清楚,没有美国的实质性支持,仅凭自身实力根本无法与中国抗衡,所谓“武力介入台海”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话。这场风波也彻底暴露了日本“畏威而不怀德”的本性。 回顾历史,美国曾在二战中轰炸日本本土,投下两枚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灾难,可日本不仅没有记恨,反而对美国唯命是从,处处依附。而中国向来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期与日本保持经贸往来、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倾注心力。 薛剑总领事更是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中日青年相互了解,可日本却屡屡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中国,试图挑战中国的底线。这种欺软怕硬的做派,早已刻进了日本右翼分子的骨子里,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其真实面目。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试图借台海问题刷存在感,炒作“中国威胁论”,转移国内矛盾,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问题纯属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我们始终致力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中国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试图分裂中国的势力,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日本此次从狂热到冷静的转变,也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依附他国、盲目挑衅终将自食恶果。日本若真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就应该摒弃冷战思维,认清历史大势。 明确支持一中原则,停止在台海问题上的小动作,与中国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若继续抱着投机心理,妄图借助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关乎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希望日本能真正吸取教训,保持理性克制,不再被右翼势力裹挟,做出损害中日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的蠢事。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注定失败,任何欺软怕硬的行径都无法得逞。唯有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维护地区的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