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菲律宾民众无法接受的是,面对国内的洪灾、台风,菲国内多人没吃没住,马科斯做的不

此间一叙吖 2025-11-10 13:25:30

让菲律宾民众无法接受的是,面对国内的洪灾、台风,菲国内多人没吃没住,马科斯做的不是抢险救灾! 如今的菲律宾,正在被一场严重的“失衡”撕扯:一边是被洪水淹没、无家可归的百姓,另一边,却是政府在南海投入巨额资金搞军事对抗,国家的天平正在偏离最该关注的方向,民生。 2025年11月初,台风“海鸥”席卷宿务省,带来毁灭性的灾害:114人遇难,近200万人受灾,街道变成河流,房屋被冲毁,民众无处可逃。 居民艾莉妮塔·拉巴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被洪水吞噬,而玛丽·珍·阿波格只能在积水中捡香蕉果腹,这些看似普通的悲剧,其实是菲律宾治理危机的集中体现。 灾后救援行动暴露出政府的混乱与迟钝,救灾物资迟迟运不来,安置点人满为患,与此同时,全国通胀飙升到7.3%,米、食用油、鸡蛋价格连涨不止,普通人生活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对民众而言,自然灾害只是表面,真正的“人祸”在于制度的失灵,更令人愤怒的是,本应防洪的工程项目早已被腐败侵蚀。 负责项目的迪斯卡亚集团被曝出层层贪污,防洪堤形同虚设,洪水之所以如此严重,不只是天灾,而是治理烂根的必然结果。 民众质疑政府到底把钱花到哪去了,而这些质疑正击中马科斯政府的命门,眼看支持率跌破20%,甚至传出未遂政变,马科斯政府开始把视线从国内转向外部,南海成了最方便的“转移话题”。 于是,一场看似正义、实则掩盖内部危机的对抗剧目上演了,2025年10月,菲律宾公务船在中业岛附近与中国海警船相撞,随后又在渚碧礁、黄岩岛制造摩擦。 政府高调宣布,要在中业岛扩建跑道,还准备引进日本雷达系统和印度“布拉莫斯”导弹。 与此同时,马尼拉积极拉拢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举行联合军演,并进一步开放美军基地,试图借“外援”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存在感。 但这场“政治表演”带来的结果,却是自伤筋骨,中国在中业岛周边采取“准出不准进”的策略,切断了菲方补给通道,让所谓的军事建设陷入停摆。 东盟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也对菲律宾的激进行动敬而远之,使其在地区外交中愈发孤立,经济层面的代价更是立竿见影。 由于对华关系恶化,中资撤出部分关键投资,菲律宾镍矿业投资额下降了23%,政府的国防预算只有区区400亿比索,却计划搞一个高达2万亿的军备现代化计划,这笔钱若用来重建灾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效果或许远胜“军舰外交”。 政治上的反噬随即而来,马科斯的民调支持率从最初的七成高位一路滑落至不到三成,越来越多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喊“我们要食物,不要军舰”。 这种声音说明,菲律宾人已经厌倦了被地缘政治绑架,他们要的是安稳的生活,而不是一场无谓的对抗,事实上,菲律宾当前的困局并非外部压力造成的,而是内部治理失衡的结果。 当一个政府把资源和注意力放在“敌人”身上,却无力解决本国贫困、物价、灾害等现实问题时,真正崩塌的不是防洪堤,而是社会信任。 回望历史,任何无视民生、沉迷权力和对抗的政府,都注定难逃危机,对马科斯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在南海的波涛,而在菲律宾百姓的餐桌与屋顶。 是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冒险,还是脚踏实地解决民众的吃饭与生存问题?这个选择,不仅关乎政权的未来,更决定了菲律宾这个国家能否走出动荡的泥沼。

0 阅读:52
此间一叙吖

此间一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