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安世半导体刚被人家“明抢”,后脚东山精密就揣着1亿欧元,把法国一家年入10亿欧的汽车巨头给整个端了回来。 这操作,看得我心脏一紧。 这哪是简单的商业收购,分明是中国企业憋着一股劲的漂亮反击!安世半导体被荷兰借着“国家安全”的由头强夺时,多少人憋着一口气——说好的市场规则呢?合着只许你们明抢,不许我们正当买卖? 东山精密这波出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1亿欧元拿下年营收10亿欧的企业,相当于用一折的价格抄底了个现金牛。要知道这家法国企业可不是小作坊,深耕汽车内饰和轻量化部件几十年,宝马、雷诺的供应链里都有它的身影。 谁能想到,西方企业还在玩“政治干预商业”的老套路,中国企业已经学会了用资本和眼光布局全球。东山精密敢这么干,绝不是一时冲动,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底气。 现在的中国车企,早就不是当年只能靠模仿的“追随者”了。新能源汽车卖得风生水起,对高端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收购这家法国巨头,等于直接把欧洲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攥在了手里。 对比荷兰强夺安世的霸道,东山精密的收购才是真·市场行为——签合同、付资金、接产能,一步一步按规矩来,既没违背任何法律,还帮法国保住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这格局瞬间拉开。 有人担心“会不会重蹈安世的覆辙”?其实不然。这家法国企业的核心价值在技术和客户资源,而生产基地遍布欧洲和亚洲,东山精密没想着搬空技术,反而承诺继续投入研发,这种共赢的思路,让西方找不到干预的借口。 想想几年前,中国企业出海收购还处处碰壁,动不动就被贴“安全威胁”的标签。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再是盲目砸钱,而是精准瞄准产业链短板,用商业逻辑打破政治壁垒。 东山精密的母公司,本身就是苹果、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手里握着实打实的制造能力。这次收购不是跨界冒险,而是产业链的延伸,相当于给中国汽车产业的“出海舰队”添了一艘补给舰。 西方总说我们“不遵守规则”,可事实是,他们在用政治手段破坏规则,我们在用商业智慧维护规则。1亿欧元花得值,不仅买来了一家优质企业,更买来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 这种“别人抢我们的,我们就光明正大买更好的”操作,既解气又提气。中国企业的出海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这种精准出击、有理有据的硬气,才是真正的成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