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根据韩国媒体透露的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已经基本确定将于2026年的4

天天纪闻 2025-11-06 17:58:34

11月5日,根据韩国媒体透露的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已经基本确定将于2026年的4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要是往前倒推几个月,谁也没想到中韩关系能回暖得这么快。李在明今年上台才五个月,光是8月到9月就连着派了两拨重要人物访华:8月24日中韩建交33周年那天,前议长朴炳锡带着他的亲笔信来了,说是要“拓展合作新空间”;9月九三阅兵,现任议长禹元植又接着访华,紧接着外长赵显也赶了过来。   这一连串动作早就释放了信号,现在敲定4月的国事访问,不过是把之前的铺垫落到了实处。尤其是11月初庆州APEC会议上那场会谈,原本计划1小时,结果聊了100分钟,散会后李在明立马用中韩双语发脸书,说要“再次携手走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之路”,这访华的调子早就定下来了。   李在明这么急着把访华提上日程,说到底还是现实需求逼的。经济上韩国太需要中国市场了,中韩自1992年建交就形成的互补产业链,到现在还是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就拿半导体和新能源来说,三星的AI工厂要升级,现代的智能汽车要研发,都离不开和中国的合作,更别说韩国刚和英伟达敲定26万枚GPU的合作,要建“亚洲AI新枢纽”,这背后要是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根本玩不转。   更直观的是中韩自贸区指数,10月底到11月初这几天,成交量连着突破300亿,就算有小幅波动,整体趋势也是往上走,这说明市场早就等着两国关系回暖的实锤了。李在明的支持率刚因为APEC外交和经济指标回升到53%,他肯定清楚,把对华合作抓实了,才能稳住民心。   当然,光有经济需求不够,朝鲜半岛的局势也逼着韩国必须拉上中国。李在明之前就公开说过,“半岛和平符合韩中共同利益,迫切需要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   现在半岛局势暗流涌动,没有中国的配合,任何和平方案都是空谈。这次4月访华,估计会把半岛无核化和和平构建当成重点议题,毕竟这事对韩国来说是头顶上的大事,绕不开也躲不掉。 不过话说回来,这访华背后也藏着不少隐忧,不是表面看着那么顺风顺水。韩国现在还陷在“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老难题里,刚在APEC期间和美国敲定2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还要帮美国建造船产能,把自己的造船业和美国军工绑在一起,这事中方不可能没想法。   有学者就点破了,现在中韩关系还是“以利相交”,比起11年前“以心相交”的状态其实是退步了,中方现在的期待很简单,就是韩国别完全倒向美国。李在明自己也清楚这点,所以才在APEC会谈时送了副围棋棋盘,说“黑白子要找平衡”,这话里的小心思藏都藏不住。 但不管怎么说,4月的访华还是中韩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按照现在透出来的风声,双方大概率会趁热打铁,推进解除对华海洋子公司制裁、取消“限韩令”这些具体事,在氢能源、6G、量子计算这些新领域签点实在的合作协议。   现代汽车早就把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基地建在了广州,三星也等着和中方深化半导体合作,这些都能变成访华的实际成果。   韩国媒体这会炒热访华消息,其实也是在给国内释放信号:别再纠结“选边站”了,务实合作才是硬道理。李在明要是能借着4月访华,把中韩产业链的衔接再抓实些,把半岛问题的沟通渠道搭稳些,那他的“实用外交”才算真的见效。   要是只停留在签声明、拍照片的层面,那这访华就算再热闹,也撑不起中韩关系的长久发展。毕竟现在的合作早就不是“你买我卖”那么简单,能不能在AI、绿色能源这些未来赛道上绑在一起,才是真考验。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