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体化大压铸被热炒的今天,传统车企背景的新势力、新品牌其实还是倾向于冲焊车身的。
特别是那些有合资背景的传统车企,即使有一体化大压铸,似乎也在避免其成为「路径依赖」。
比如这次智己新出的LS9,就是冲焊车身的又一个“高分答案”。
全车大面积使用1500MPa 高强度硼钢工艺,跟早年沃尔沃S90大面积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一体化大压铸+高强度钢+铝合金的组合被多个品牌的K*L奉为圭臬,但做好车身结构的性能,不是只有一套“标准答案”的,真正优秀的技术就是用来打破一些虚假的“行业共识”的。
硼钢也适合做轻量化,LS9在 A柱、B 柱、门槛梁、地板横梁等关键部位 100% 采用,整车使用比例高达 29.13%(约 420kg),高强度钢占比达87.92%,用料上就下了血本。
再比如车门框架:硼钢夹铝三明治门槛,效果略好于很多新势力的「铝合金 + 局部高强钢」,远好于部分新势力的「单层高强钢 + 吸能盒」的设计。
电池防护也是:两横四纵铝框架 + 硼钢包裹,强度优于「一体压铸 + 局部加强」,也优于简单的铝合金框架。
焊接工艺上,激光焊接 + SPR + 结构胶的组合,也是目前行业最全面的焊接工艺。
当然,车身结构强度,在合金材料没有革命性变化之前,最主要还是看具体的材料特性和结构设计,跟你用冲焊还是一体化压铸,用什么钢材关系不大。
从LS9身上,还是能看到传统车企背景造车和纯种新势力造车的区别,这其实也符合「快消品」和「大型工业产品」之间的风向之争。并不是说新势力做得不好,只不过在这一块,似乎传统车企总有一些「一脉相承」的基因能够做到压你一头。
智己ls9汽场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