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天天纪闻 2025-11-03 11:55:05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   其实他们的心思一点都不复杂:美英俩国就是看准了,现在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里的位置太关键,根本没法替代。在他们眼里,只要把这条能源贸易的路子掐断,就等于是直接攥住了俄罗斯战争经费的 “命门”。   他们这么针对性地施压,也不是没头没脑乱搞,根本原因是俄罗斯太依赖能源出口了。早有数据能看出来,俄罗斯的能源燃料产业对他们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得有 27% 以上,光靠这个产业赚的出口收入,就占了全国出口总收入的 57%,而且油气行业的收入,能占到俄罗斯联邦预算的三分之一。   现在战争一直在打,每天都要烧不少钱,这笔稳定的石油收入就跟 “血液” 一样重要,要是这块收入大幅减少,俄罗斯想接着维持战争的能力肯定会受影响。更关键的是,随着西方一层又一层地对俄罗斯加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格局早就变了个样。   以前欧洲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差不多能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一大半,但从 2025 年开始,美国、英国还有欧盟就接二连三出了狠制裁:比如美国在 10 月底就说要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连带着这两家的 34 家子公司也没放过,明确不让美国人和美国企业跟这些公司做生意。   欧盟也紧跟着,通过了第 19 轮对俄制裁,计划到 2026 年 4 月就不让用短期合约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到 2027 年干脆全面禁止长期合约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办法,只能赶紧把石油出口的重心往亚洲转,而中国就是他们这步战略转向里最核心的支撑。   其实中俄早就把石油合作的架子搭稳了,之前普京也说了,中俄签了个 25 年的石油供应大合同,里面写得很清楚,俄罗斯石油公司每年要给中国供大概 4600 万吨原油,这笔合同总金额能到 2700 亿美元,而且石油是通过远东管道的支线稳定运过来的。   这份长期合同一签,中国就成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 “定海神针”,尤其是现在印度这些其他亚洲买家开始动摇的情况下 —— 美国的制裁一出来,印度那边最大的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已经说要停买俄罗斯原油了。   这家企业以前每天都要进差不多 50 万桶俄油,现在是因为要遵守西方的制裁,没办法才退出的。一边是印度这些买家撤了,一边是中国还在稳定采购,这么一增一减,中国在俄罗斯石油出口里的占比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成了俄罗斯没法替代的核心买家。   美英就是看明白了这个关键情况,才把施压的矛头对准中国的。其实特朗普在跟斯塔默通话前后就放话了,说要是认定俄罗斯在阻挠停火,就要对俄罗斯石油收 “二级关税”—— 这种关税说白了就是针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想通过提高贸易成本,逼着这些国家放弃买俄油。   斯塔默这边呢,是代表欧洲的盟友呼应这个立场,之前英国首相府发的声明里就提过,俩国领导人都觉得 “得接着一起给普京施压”,而让中国别买俄油,就是这个施压策略里最核心的一步。   在他们的盘算里,只要中国停下买俄油的手,俄罗斯没了这个核心市场,石油收入肯定会大幅下降,原本占财政三分之一的油气收入一缩水,肯定会直接影响战争经费的供应,最后就能逼着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让步。   可这种想法明显没考虑到实际情况有多复杂。中俄的石油合作不是短期凑活的买卖,是基于双方利益的长期安排:中国需要多找几个能源供应来源,这样才能保障能源安全;俄罗斯则需要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来抵消西方制裁的影响,而且像跨阿穆尔河铁路桥这种配套设施都建起来了,让这种合作从硬件上就绑在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威胁的 “二级关税” 早就引来了争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就直说,这是 “把关税当成了滥用的工具”,把美国那种 “手伸得太长” 的管辖方式推到了新高度。而中国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市场规则做能源贸易,肯定不会因为别人施压就改变主意。   现在来看,美英俩国一起表态,更像是在试探情况。随着 10 月底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巨头的制裁正式生效,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肯定会更重。   斯塔默和特朗普达成的共识,说到底就是想借中国买不买俄油的决定权,给他们对俄罗斯的策略再加点码。   但从实际情况看,中俄合作的基础本来就稳,俄罗斯对能源收入的需求又没法松,再加上中国肯定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 “让中国停买俄油” 这种说法,根本就落不了地。   这场围着石油的较量,不光是美英对俄罗斯的施压变本加厉了,其实也变相承认了中国在国际能源格局里的关键位置,至于最后能不能影响战争走向,现在看还真不好说。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