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男子因强奸大嫂和杀人未遂被判9年,出狱后,男子没有丝毫悔改之意,对大嫂实施报复。在这个过程中,一村民见义勇为,出面劝阻,男子对该村民连续捅刺,导致该村民当场死亡,还将其大嫂砍成轻伤,之后男子潜逃近20年,抓捕归案后,男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可高院认为法律适用错误,量刑明显不当,对本案启动再审。 一个坐牢九年都没改造好的罪犯,刚出狱当天就犯下更残忍的杀人案,这事儿不只是田某一个人越来越坏,更得问问司法惩戒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 田某的案子前后跨了二十多年,从最初的强奸、想杀人没成,到后来光天化日行凶,他的暴力一步步升级,而司法系统的应对,能看出很多复杂问题。 田某第一次用暴力犯罪是在 1996 年 6 月,他偷偷进了哥哥和嫂子家,把正在睡觉的大嫂侮辱了,后来这事传开了,他不觉得自己错,反而把火撒在大嫂身上。 同年7月,他拿着刀去大嫂家想灭口,还好被村里邻居拦住了,没真把人杀死,最后法院把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没成)、还有窝赃罪加起来算,判了他九年有期徒刑。 但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九年刑期根本没管住他的极端性格,当时法律规定里,强奸罪判八年、杀人未遂判一年,这么判是有依据的。 可田某这种把错全怪在受害者身上,还想用杀人解决问题的人,九年刑期根本不够有威慑力,当初没让他受到和罪行匹配的惩罚,可能早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监狱的改造也完全没在田某身上起效,2002 年 7 月 15 日,他因为 “表现好” 减了刑,出了狱,可他半点没变好,刚走出监狱大门,就揣着一把尖刀,直接往大嫂家去,想报复她。 这种刚出狱就马上再犯罪的情况,就是法律里说的 “累犯”,而且他心里的恶意和伤害人的危险程度,已经明明白白摆在那了。 更吓人的是,他的暴力行为还变本加厉了,当时同村的村民刘某路过看见他要找大嫂麻烦,就上前劝架,没想到田某直接把气撒在刘某身上,本来是冲着大嫂报仇,结果连无辜的劝架人都下死手。 他不管不顾,拿刀子猛戳刘某的胸口,当场就把刘某杀死了,这就能看出来他现在只要有人挡着他,不管是谁都想杀。 砍死刘某后,田某还没罢手,接着追上大嫂,拿刀捅伤了她(后来鉴定是轻伤),直到其他村民赶来拦着,他才慌里慌张跑了,这一跑就躲了快二十年。 不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22 年 2 月,躲了这么久的田某终于被警察抓住了,到了法庭上,田某和他的辩护律师还编瞎话,说 “刘某是被大嫂推到我刀上的”,一点后悔的意思都没有。 法院最后判定他犯了故意杀人罪,加上他是累犯,得从重判,给他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这个判决在这案子里,惹来了很大争议。 田某身上全是该重判的情况:刚出狱就犯罪(累犯)、出狱当天就动手、杀了见义勇为的无辜人、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逃了近二十年、开庭时还撒谎没悔意。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疑惑,“死缓” 到底算不算 “从重处罚”? 尤其是对那个站出来劝架却白白送命的刘某,还有他的家人来说,这样的判决好像没让他们感受到该有的正义。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今年十月二十八,拿 “之前的判决在法律适用方面有问题,判的刑明显不合理” 为理由,决定重新审这个案子。 这个谨慎的司法举动,说明司法系统正在重新考虑:像田某这样心里的恶意极深、根本没法改造好的罪犯,到底判什么样的刑罚,才能让个案得到公正处理、告慰死去的人,还能给社会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正义有时候会来得晚,但云南高院决定重新审理,就是为了保证这次正义不会以 “判得不合适” 的方式缺席,最后的判决结果,也会给 “犯了罪该怎么罚” 这个一直存在的问题,留下一个符合当下司法情况的深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