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蒋介石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收到了一封告状信,有人检举孔祥熙贪污了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31 11:40:42

1945年3月,蒋介石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收到了一封告状信,有人检举孔祥熙贪污了26亿4700万法币,蒋介石看后笑了笑。 这事得从一个叫“同盟胜利美金公债”的东西说起。 1942年,抗战打得最苦,军费告急,后方经济也快崩了。为了收拢民间的游资,也为了给老百姓点信心,国民政府发行了这个美金公债。 说白了,就是你现在花20块法币买一张,政府跟你保证,等抗战胜利了,你凭这张票,能换回1块美金。 在当时,这是个挺爱国的投资。但谁也没想到,法币贬值得比瀑布还快。到了1943年,黑市上,这1块美金的公债票,已经炒到了270多块法币,甚至300块。 20块的成本,转手就是300块。 诸位,这利润率,放今天都得吓死人。 眼看这公债成了投机倒把的工具,孔祥熙——咱们的“孔财神”——给老蒋上书,说这不行啊,扰乱金融,咱们得赶紧停止发售。 就在停售令下达前后,孔祥熙的心腹,国库局局长吕咸,递上一个“内部签呈”。这签呈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 “老板,仓库里还剩了5000多万美金的公债票没卖完。要不,咱就‘内部消化’了?还是按最初那个20块钱的官价,卖给咱们‘所属职员’,就当是调剂一下大家战时的艰苦生活。” 朋友们,外面炒到300,他们内部按20拿。这是什么?这是把国库当自家存钱罐,直接伸手捞。 这5000多万的盘子,差价是多少?100多亿法币! 这么一份明抢的报告,孔祥熙看后,大笔一挥,批了一个字:“可”。 就是这一个“可”字,价值连城。 吕咸当然懂事。事成之后,立马“孝敬”了孔祥熙350万美元的公债票。这还只是开胃菜。他们前前后后,利用各种手段,买空卖空,以票换票,总共贪墨了近800万美券。 换算成当时的法币,不多不少,正好是26亿4700万。一分不差,就是告状信上的数字。 这事干得天衣无缝吗?并没有。 国库局里,总有几个还有良心、还有点爱国热情的年轻人。他们眼睁睁看着这帮人在前线浴血、后方百姓挨饿的时候,这么掏空国家,实在忍不了。 于是,他们豁出去了,搜集了证据,写了这封匿名检举信,送到了蒋介石的案头。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现在,你再品品老蒋那个“笑”。 他为什么笑?他是气笑了,更是无奈地苦笑。 他能不知道孔祥熙贪吗?他太知道了。但他更知道孔祥熙是谁。 孔祥熙的老婆,叫宋霭龄。宋霭龄的妹妹,叫宋美龄。宋美龄的老公,叫蒋介石。 这是他正儿八经的连襟。动孔祥熙,就是动“宋家”,就是动他自己的“家人”。 他这个“反腐”的最高长官,撞上了中国几千年来最难办的两个字:“亲戚”。 在他的日记里,他没写“笑”,他写了三个字:“苦痛极矣!” 这事儿,老蒋本来可能还想“内部处理”。但那几个年轻人不止告了御状,他们还把材料捅给了另一个人——“傅大炮”傅斯年。 傅斯年是什么人?当时著名的学者,国民参政会的“炮手”,谁都敢骂。 傅斯年拿到材料,直接在参政会上开火了,指名道姓,要求彻查,“办贪污首先从最大的开刀!” 这下炸了锅了。报纸一登,天下皆知。美国人也知道了。 老蒋被架在火上了。 他不得不把孔祥熙叫来,摊牌。 你以为是雷霆震怒?根据史料,老蒋先把所有证据给人证物证摆出来,跟孔祥熙说:“嘱其好自为之”。 意思是,你自己看着办,体面点。 哪知道孔祥熙头铁,一概否认,说自己不知道。 这下把老蒋惹毛了,当场“严正申戒”。老蒋当晚在日记里气得骂:“而彼仍一意狡赖,可耻之至!” 闹到这份上,总得有个交代吧? 1945年7月,处理结果来了。 蒋介石下令:准许孔祥熙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 没了。 贪污26亿,最后就辞了个职。至于那个吕咸,老蒋让孔祥熙“自行处理”。 这叫什么?这叫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8月,老蒋又找来司法部长谢冠生等人“商谈”此案。这帮人精立马领会了精神,交上来的报告说,这事吧,就是“未按通常手续办理”,“亦有未妥”。 轻描淡写,大事化小。 一场震动全国的惊天贪腐大案,就这么不了了之。孔祥熙毫发无伤,不久后就去了美国,继续当他的富家翁。 而那几个冒死举报的年轻人,据说最后担心被报复,不得不远走海外,隐姓埋名。 这,就是1945年的那个“笑”。 老蒋笑的是,他明知道这个国家烂到了根,但他自己就是这腐烂的一部分。他挥起反腐的刀,最后却只能砍在自己家的门槛上。这一声笑,是给孔祥熙的,也是给他自己,更是给那个已经无可救药的政权。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