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梁启超出现尿血的症状。他去看西医,西医说要做手术。他去看中医,中医说只需要喝几服中药就好了。最终,梁启超选择了西医,可没想到,最终梁启超却因此殒命,可他却不许家人声张。 说起梁任公,大家想到的都是“少年中国说”,是戊戌变法,是思想的巨人。但1926年,这位巨人倒下了。他开始尿血,这可不是小事。 摆在他面前的,是当时中国人最纠结的选择题:信中医,还是信西医? 他有个铁哥们,是京城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老中医把了把脉,摆摆手说:“没事,积劳成疾,喝几副药调理调理。” 梁启超喝了,嘿,真见好!尿不那么红了。 可没过多久,病情复发,甚至更重了。 这一下,梁启超对中医的“怀疑”占了上风。他是什么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辈子都在倡导科学、反对旧学。他决定,要“科学”到底,把命交给当时中国最牛的西医院——北京协和。 1926年3月,梁启超住进了协和。医院上下不敢怠慢,全套检查安排上。最后,一张X光片摆在了桌上:“梁先生,您看,右肾上这儿,有个小黑点。” 就是这个“小黑点”,成了所有问题的“祸根”。协和的专家们会诊,一致认为:必须切除右肾,才能根治。 梁启超本人也亲眼看到了那个黑点。对他这样一个笃信“眼见为实”的科学派来说,这就是铁证。他同意了手术。 为了这场手术,他甚至“任性”了一把。医院本来安排了最有名的美国外科大夫主刀,梁启超却临时换将,点名要哈佛毕业的协和院长——刘瑞恒来操刀。他想让一个中国人来治好自己的病,这或许也带着为国争光的念头。 手术很顺利,右肾被成功摘除。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手术后,梁启超的尿血症状,压根就没停! 这下协和的医生们彻底懵了。“祸根”都端了,怎么病还在?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可以用“荒诞”来形容。医生们开始病急乱投医,他们怀疑病因在“牙”上。于是,咔咔咔,梁启超7颗健康的恒牙被拔掉了。 你猜结果怎么着?血,还是照样尿。 医生们还不死心,又把目光转向了“胃”。他们决定:饿他几天试试! 可怜的梁启超,肾丢了,牙拔了,还被饿得皮包骨头,病,还是没好。 最后,协和医院给出了一个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结论:“这是一种无理由的出血,并不妨害身体。” 这话一出,社会炸了锅。梁启超的学生,大诗人徐志摩,就在《晨报》上开炮:“梁任公先生这次白丢了腰子,几乎是大笑话了!” “协和医院割错了肾!”的谣言满天飞。所有人都等着梁启超这个最大的受害者站出来,把协和钉在耻辱柱上。 然而,梁启超接下来的操作,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1926年6月2日,他拖着病体,亲自在《晨报》发表了一篇声明,名字就叫《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他非但没有指责医院,反而极力为协和辩护。 他说,医生们并没有轻率,X光片上那个黑点,他和医生们都亲眼看见了,当时判断切除是没错的。他还公开呼吁: “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启超,他首先是一个“战士”,其次才是一个“病人”。他一辈子都在为中国引进西学、推动科学而战。他深知当时的中国是多么守旧,“阴阳五行”的旧思想是多么根深蒂固。 他害怕啊!他怕自己这个“新文化领袖”被西医“治坏”的个案,会成为守旧派攻击西医、阻碍中国科学进步的借口。 为了保住西医西学在中国的“火种”,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委屈,吞下所有的苦果。他告诉家人,不许去闹,不许声张。 说白了,他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信仰的“科学”殉道了。 那真相到底是什么?他私下真的不怨恨吗? 后来,中国顶级的医学专家伍连德去探望他。伍连德看了被切下来的肾脏标本后,说了一句实话:这个肾根本没病。 协和的诊断从一开始就错了,这根本是内科的病,压根就不该动刀。 梁启超在给女儿的信里,才流露出一丝真相。他承认,伍连德证实了协和“孟浪错误了”,他们为了护短还撒了谎。 但他紧接着又用那句著名的“梁氏自我安慰”写道:“好在用了之后身子没有丝毫吃亏,只算费几百块钱,挨十来天痛苦,换得个安心也还值得。” “换得个安心”,这五个字背后,是多大的辛酸和无奈。 可“没有丝毫吃亏”是真的吗?大错特错。 那场大手术,加上拔掉的7颗牙,再加上之后的禁食,彻底摧毁了梁启超的免疫系统。 1928年,他再次住进协和,身体已经垮了,需要靠输血维持。同年11月,他被查出肺部感染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病菌。 医生说,这种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只会在宿主免疫机制受到严重损害时才会发作。 而梁启超的免疫系统,早已在1926年的那场“科学实验”中,被折腾得千疮百孔。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逝世,年仅56岁。 他没有留下遗书,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是他的遗言:将自己的遗体贡献给国家医学领域,进行解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