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老欧洲对中美高峰会谈吃醋了。 ​众所周知,欧洲是由50%的小国和50%不

百日依山尽 2025-10-31 10:40:48

很明显,老欧洲对中美高峰会谈吃醋了。 ​众所周知,欧洲是由50%的小国和50%不知道自己是小国的国家组成的。 ​欧洲的地缘心态,就是小国格局里的“大国错觉”。几个老欧洲国家总以“大国姿态”自居的角色。成了外界调侃其傲慢底色的生动注脚。 全球的目光还没从落幕的中美高峰会谈上移开,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的一场演讲就溅起了新的水花。她那句“决不能让美国和中国独自决定技术未来”的开场白,字里行间都透着掩不住的焦虑,像是被冷落的参与者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这场演讲里,默茨引用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分析来佐证观点,坦言德国乃至欧洲在创新上早已落后。她承认,欧洲不缺顶尖的科研体系,也有竞争力强的工业和中小企业,但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的能力差得太远,尤其是人工智能这类新技术领域,价值创造几乎被中美甩在身后。更直白地说,欧洲握着好苗子,却连培育成参天大树的本事都快丢了。 这种焦虑不是空穴来风。就在默茨发声前,德意志银行的报告已经泼了冷水:去年欧盟寄予厚望的“德拉吉报告”,到现在全面落实的建议仅占11.2%,连部分推进的内容加起来都不到三分之一。 而另一边,中美在会谈后达成的多项共识,从稀土供应到贸易合作,每一项都戳中欧洲的敏感神经——毕竟过去欧洲还能靠跟美国结盟刷存在感,如今中美握手,自己反倒像个局外人。 德国的处境最具代表性。作为欧洲经济的引擎,它的汽车工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众两大主力工厂面临停产,保时捷前三季度利润暴跌99%,根源就在于对外部芯片的依赖。 可即便如此,此前荷兰接管中资半导体企业时,德国政府不仅不反对,还称其“符合欧盟战略”,直到中国反制引发芯片断供,才反过来抱怨“危机来袭”。 默茨在演讲里提到,德国每天都能感受到单边依赖带来的脆弱,这话藏着无奈。曾经靠俄罗斯天然气和对华出口撑起的经济,如今两条路都因政治因素受阻,GDP已连续两年萎缩。为了找回主动权,她宣布启动“德国高科技议程”,要把GDP的3.5%投到研发上,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六个领域,还拉上20个欧盟成员国联名要求重塑欧洲监管体系。 但欧洲的问题远不止技术滞后。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前不久还宣称“中国更需要欧洲”,主张用“进攻性”方式打欧洲牌,却对美国加征关税、施压修改法案的行为视而不见,这种对美退让、对华强硬的矛盾姿态,暴露的正是“伪自主”的本质。欧盟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的体量,却连内部共识都难以达成,所谓的“协同行动”常常停留在口头。 中美会谈后的欧洲,一边是默茨们高喊“维护技术主权”的表态,一边是落实缓慢的政策和盘根错节的依赖。英国拒绝炒作新疆议题的转向,欧盟发言人对中美共识的“欢迎”表态,更显出这种焦虑背后的现实考量——谁也不愿真的被排除在全球合作之外。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