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

文史啊旺 2025-10-30 20:51:57

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中俄关系这几年走得挺近的,尤其是经贸合作,能源这块儿成了重头戏。看看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总额106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降了9.1%,出口到俄罗斯的货值471.60亿美元,降8.4%,从俄罗斯进口的593.28亿美元,降9.6%。前三季度贸易额1636.21亿美元,整体降9.4%,出口735.66亿美元降11.3%,进口900.55亿美元降7.7%。这些数字听着有点儿凉,但能源部分还是稳的。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石油、煤炭占了大头,2024年管道气进口760亿立方米,增长13.1%,俄罗斯东线成了主要增量来源。煤炭出口到中国占俄罗斯总出口一半多,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全年供227亿立方米,2025年前八个月又涨28%。原油和天然气,中国都是第一大买家,本币结算比例超过95%,避开了美元的波动,这点实惠是实打实的。 话说回来,这合作看着热乎,骨子里得掰扯清楚。俄罗斯现在能源出口路子窄了,欧盟那边基本关门,只能转向中国卖货。中国谈判时能压价,拿到低成本能源,机电产品和汽车也从俄罗斯多进口了点儿。但这局面是建立在俄罗斯有求于人的基础上的。要是乌克兰那边俄罗斯占了上风,缓过劲来,事儿就得变样。俄罗斯能源是它的王牌,出口渠道一打开,欧洲市场可能重启,到时候供应给中国的条件未必还这么松,价格说涨就涨,甚至在量上卡脖子。想想看,俄罗斯如果控制了乌克兰东部资源区,天然气和石油产量能稳住,国际定价权也回来了,中国进口成本得跟着水涨船高。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16日还说,中俄企业正常合作不应受干扰,但英国新一波制裁已经瞄准能源,香港有11个实体上榜,包括石油码头和天然气站,这外部压力也得防着。 能源这事儿不能光靠俄罗斯一条腿走路,得早早备好后手。第一件事,就是在能源供应上多找路子,稳住进口量,别让波动打乱国内节奏。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2024年占总消费的40%以上,俄罗斯管道气比重20%,要是加了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经蒙古每年500亿立方米,总比重能到23%。9月2日,中俄蒙签了备忘录,远东线路2027年投运10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从380亿增到440亿。但这些长期项目得抓紧落细条款,确保价格机制和供应保障不被单方面改。俄罗斯2025年第二季度化石燃料出口收入降18%,是冲突以来最低,这时候中国得多争取实惠,比如继续推本币结算,扩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渠道。同时,得加速中东和澳洲的能源协议,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的LNG进口增长了15%,这能分散风险。国内也得加码,光伏和风电装机2025年上半年新增超5000万千瓦,绿色转型能顶上部分缺口。总之,能源备战就是多管齐下,别把篮子全搁俄罗斯那儿。 除了能源,第二件事是整体合作得赶紧拓宽,别总围着资源转。2024年贸易额2448亿美元,能源占大头,其他领域落地慢。航空航天、数字经济提了不少,但大项目少。农业俄罗斯有优势,中国需要优质粮食,两边联合开发黑土区种植,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对华粮食出口涨12%,这块儿能深挖。科技创新上,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中俄企业需求对得上,一起搞研发实验室,专利共享。人文这块儿有亮色,9月起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游客预计增20%到30%,合拍电影和文化展受欢迎,但这些对经济支撑还弱。王毅4月1日在莫斯科接受采访,说中俄务实合作破浪前行,量稳质升,得靠两国元首把舵。7月10日在吉隆坡会拉夫罗夫时,王毅强调提升战略协作水平,挖掘新兴潜力。3月7日两会记者会上,王毅讲中俄友好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永久睦邻友好是基石。 现在中俄在金砖和上合框架里合作多,正好借力扩大贸易投资圈。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兴起,2025年上半年中俄电商交易额超200亿美元,企业间你中有我,离不开对方市场。俄罗斯农业机械出口中国增10%,中国电动车卖到俄罗斯涨25%,这些新业态能绑紧利益。但风险也得直面,要是俄罗斯赢了乌克兰,腰杆硬了,谈判桌上肯定占便宜。俄罗斯国际地位升,地缘影响力扩,能源定价权强,中国得防它转向西方,合作条件变卦。乌克兰冲突已拖三年多,俄罗斯最低目标是稳住东部缓冲区,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不败最好,但胜了也得警惕。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唐世平早说过,俄速胜对中国有利,慢胜也可,平手或败对中国不利。俄罗斯败了,中国得防美欧围堵加剧,但胜了,俄罗斯自信心爆棚,可能在亚洲事务上更强势,中国周边安全压力不小。所以说,现在得趁俄罗斯需要中国市场,把能锁定的好处全锁死。

0 阅读:1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