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很多人都认为香港之所以能回归,是因为租期到了,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英

文史啊旺 2025-10-30 20:51:59

咱们很多人都认为香港之所以能回归,是因为租期到了,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英国真这么讲理,当年就不会拿着大炮逼着大清割地赔款了。而且香港实际上是分3块,香港岛、九龙新界,其中只有新界是租的,剩下2块是永久割让的,英国完全可以耍无赖。 说起香港回归,好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那99年租期一到,英国人老老实实把地还回来了,听着多顺耳啊,就跟到期还房租似的,讲道理的典范。可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简单。要是英国真有那份契约精神,早年间仗着军舰大炮逼清政府签不平等条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下作。 英国人要是铁了心耍赖,完全有法子不全还。租期只到新界,他们大可以只交还新界,留着岛和半岛继续占着。法律上讲得通,三条约里前两份是永久的,英国议会也从来没废止过这些条款。问题是,香港这地方高度依赖新界,新界供水、电力、粮食、交通全是从那里来,水管子从内地拉数百公里,发电厂燃料也靠新界中转。要是只还新界不还其他,香港岛和九龙立马瘫痪,高楼大厦没电没水,经济链条一断就玩完。英国自己也清楚这点,早年殖民时就把基础设施这么连起来的,为的就是绑死一锅端。可他们谈判时,还是想玩部分回归的把戏,嘴上说三条约有效,实际盘算着主权给你,治权我留,表面让步,骨子里两头占便宜。 中国这边从没吃这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明确不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把香港澳门定位成帝国主义强加的殖民残余。1972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给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写信,声明香港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殖民地。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公直截了当说,主权问题没得商量,1997年中国收回整个香港。这话一出,就把调子定死了。撒切尔想辩三条约合法,中国代表章文晋后换姚依林,英方柯利达领衔,从1983年7月到1984年9月,足足拉锯22轮。英国拖时间,中国不让步,邓公还撂下话,要是谈崩,中国单方面宣布收回。英国知道,一旦撕破脸,香港乱套,他们守不住。谈判焦点在过渡安排上,中国提出一国两制,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不驻军。英国起初要常驻专员啥的,都被挡回去。1984年9月26日,最后一轮结束,12月19日双方在北京签了中英联合声明,确认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声明附件里,中国重申基本方针,英国承诺不干涉。这协议表面平等,实际是力量对比变了,英国让步了。 为啥英国让步?说白了,不是租期闹的,是中国国力上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年年蹿升,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飙到80年代末数百亿,国际地位直线上升。1971年中国重获联合国席位,世界开始正视中国。去殖民化浪潮从二战后就刮起来,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推着各国退让,英国自己也丢了印度、非洲好多地,谁还敢明着占人领土?英国要硬扛,舆论上站不住脚,经济上也输不起,香港供水粮食全靠内地,闹翻了他们自个儿先崩。邓公的一国两制不光是香港模板,还瞄着澳门和台湾地区,给了英国台阶下。联合声明签了,英国找到面子,中国拿回主权,大家都觉得稳当。 签了协议,英国没闲着,还想在细处下手。1992年彭定康当上末代港督,这家伙以前管北爱尔兰,作风强硬,上任没多久就推政改方案。方案说要扩大直选,取消区议会委任席位,把立法局功能界别选民基础缩到18区居民,还加九个新界组别,投票年龄降到18岁。表面改革民主,实际塞亲英派,为回归后留后手。中方一看,这违背联合声明和基本法衔接原则,直接否了。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自己搭班子,1993年运作起来,1996年选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彭定康的方案在立法局勉强过关,但1994年区议会选举还是按老规矩来,委任席位没动。英国小算盘落空,中方主导交接,从供水到机场,从法律到公务员,全工程化推进。国际媒体后来都说,这交接比英国自己脱欧还顺利。 1997年6月30日夜到7月1日凌晨,香港正式回归。英国国旗降,中国国旗升,江泽民主席宣布特别行政区成立,董建华宣誓。中央领导人李鹏、钱其琛、张万年到场,仪仗队列队。这不是租期到期那么简单,而是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的证明。回想鸦片战争那会儿,清政府签条约时手忙脚乱,现在中国主导规则,谈笑间收回失地。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运行,保持繁荣,融入国家大局。经济上,香港从亚洲四小龙稳坐钓鱼台,法治资本照旧。 说到底,香港能回来,靠的是国家实力,不是英国讲理。租期只是个时间节点,要是中国还弱,九龙一块砖头都讨不回。历史告诉咱们,正义不是天上掉的,得靠经济腾飞、外交硬气,一点一点挣回来。去殖民化大势下,中国用一国两制化解难题,不光香港受益,澳门也顺利回归。台湾地区那边,防务部天天喊大陆威胁,但一国两制构想摆在那,早晚得面对现实。回归28年了,香港虽有起伏,但祖国怀抱里,总比殖民尾巴上强百倍。国家强大了,香港才有底气往前冲。

0 阅读:1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