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

非常盘点中 2025-10-30 16:37:44

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赖歇明确表示不会抗议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国有化,却称中方“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显然,包括德国和荷兰在内的西方列强,还是沉浸在西方列强高高在上的陈旧思维习惯里。 事儿得从安世半导体的 “逆袭剧本” 说起,2019 年闻泰科技花 337 亿买下它时,这家荷兰企业还是飞利浦甩出来的烂摊子,欠着一屁股债差点倒闭。 谁成想中国团队接手后,把核心产能搬到东莞,硬生生把它从行业第 11 名拽到全球第 3 名,2025 年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就飙到 7 个亿。 荷兰总部看似握着品牌,实则连芯片都造不出来。全球每 10 颗车规级功率芯片里 7 颗来自东莞基地,临港产线每月 2 万片晶圆的产能,早成了安世的真正心脏。 荷兰政府眼红这块肥肉,跟着美国围堵中国半导体的同时,想直接摘现成果子,硬是要把安世国有化。可他们忘了,芯片生产最后一步的封测攥在中国手里,没有封测,晶圆就是一堆没用的硅片。 更可笑的是,荷兰总部还发函造谣中国产芯片有质量问题,结果安世中国一封双语声明就戳破谎言,直接宣布 “独立运营”。 中方的反击根本没给虚的,商务部先亮明态度:反对泛化国家安全、破坏供应链,坚决维护合法权益。紧接着安世中国放出组合拳:恢复供应可以,但欧洲客户必须签专属协议,明确中国子公司有最终供货权;以前全用美元结算? 现在得换成人民币;欧洲出货量直接砍 30%,优先保国内需求。这三下直接掐住了欧洲车企的脖子。宝马慕尼黑基地的库存只够撑两周,大众德国工厂预警 11 月停产,奥迪两款主力车型已经停摆。 就在德国车企急得跳脚时,经济部长赖歇反倒帮荷兰说话,说啥 “北京需要被狠狠打击”。可她咋不提德国汽车协会的警告?安世的芯片占欧洲车企 12% 的车载供应,真断供了,德国汽车业每月损失得按十亿美元算。 更讽刺的是,赖歇所在的德国政府一边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一边眼睁睁看着自家车企求着中国签协议。大众、宝马早就乖乖签了人民币结算合同,奔驰还在加急谈判,毕竟停产一天的损失比丢面子大多了。 欧盟内部早乱成了一锅粥,马克龙喊着要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可彭博社都看得明白,这就是虚张声势。明明是荷兰先抢资产破坏规则,真要对抗,欧洲工业先扛不住。荷兰经济大臣早就偷偷给中国商务部打电话求和,想让中方取消出口限制,活脱脱一副 “抢了东西还喊冤” 的嘴脸。 最妙的是,中方这波操作还顺手给人民币国际化帮了大忙,以前半导体贸易美元说了算,现在全球车企为了拿芯片,都得储备人民币,美国的金融大棒一下没了着力点。 赖歇们的嚣张,本质上还是抱着 “西方高人一等” 的老黄历。他们忘了安世不是靠荷兰总部起死回生的,是中国的资金、市场和产业链把它盘活的。 忘了欧洲 98% 的稀土依赖中国,连荷兰阿斯麦的 EUV 光刻机都得用 10 千克中国稀土磁体,真闹僵了,光刻机都得停产。 更忘了现在的产业链里,谁握着产能谁才有话语权。荷兰抢的不过是堆文件,中国攥着的是能让全球汽车生产线停摆的真家伙。 现在再看赖歇那句 “狠狠打击”,更像色厉内荏的抱怨。荷兰自己都在私下松口要重新审议资产冻结,德国车企早就把 “价值观同盟” 抛到脑后,一门心思跟中国签供货协议。 说到底,西方列强再想摆高高在上的谱,也得先看看自家工厂的芯片库存够不够用。以前觉得能靠霸权抢东西,现在才发现自家饭碗端在别人手里,这滋味恐怕比被 “打击” 还难受。

0 阅读:0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