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称俄军打开地狱之门,前线部队伤亡达9成,平均能活4小时,据美国防务观察10月

烟雨评社 2025-10-29 10:14:17

乌军称俄军打开地狱之门,前线部队伤亡达9成,平均能活4小时,据美国防务观察10月27日报道,俄军近期开始在乌克兰战场部署一种新型喷气动力滑翔炸弹,型号为UMPK-PD。 得先弄明白 UMPK-PD 到底是个什么狠角色。它不是全新研发的武器,更像是俄军的 “旧物改造” 杰作 —— 把苏联时期库存的 FAB-500T 航弹,加上滑翔翼、卫星制导组件,再装个小型涡喷发动机,就成了这款致命武器。 别小看这波改装,原来的滑翔炸弹最多飞 80 公里,现在射程直接冲到 150 到 200 公里,翻了一倍还多。更关键的是它抗电子干扰,以前乌军还能靠干扰设备让炸弹跑偏,现在这招彻底失效了,改进的弹翼让它飞得又稳又准。 投弹的平台是苏 - 34 战斗轰炸机,这家伙载弹量大还皮实,一次能挂两枚甚至更多 UMPK-PD。最要命的是成本,跟动辄上百万美元的巡航导弹比,这炸弹改装费用撑死一万美元,便宜到能敞开了用。 10 月 17 日那天,俄军一天就扔了 268 枚制导航空炸弹,还没算上无人机,创下开战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这种饱和打击谁也顶不住。 这炸弹一登场,乌克兰战场的老规矩全被打破了。以前乌军觉得躲在前线 50 公里外的后方就安全,弹药库、补给站、野战医院都往那儿设,毕竟常规武器打不了那么远。 可现在苏 - 34 在 200 公里外就能投弹,这个距离远超乌军大部分防空系统的覆盖范围,飞机根本不用进乌军的防空圈,投完就走,安全得很。 哈尔科夫郊外的弹药库被两枚炸弹精准命中,几千发炮弹全成了废铁,前线好几个旅直接断了弹药;苏梅的装备修理厂被炸了好几次,受损的坦克装甲车没人修,重武器越打越少。 对前线士兵来说,这炸弹带来的是实打实的绝望。FAB-500T 弹头里的炸药能炸出小型战术导弹的威力,落在战壕或掩体上能直接炸平一片,地下掩体都能被轰成齑粉。爆炸的冲击波能把人震晕,破片杀伤范围能覆盖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 更糟的是它难防,个头不大、飞得快还没什么热信号,雷达和防空导弹很难提前发现,等看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拦截了。 乌军不是没试过反抗,但实在是有心无力。现在能稍微拦一下的只有 “山毛榉” 防空导弹,可这导弹射程才 45 公里,跟炸弹的 200 公里射程比差太远,而且数量少得可怜,根本罩不住整个前线。 用 “爱国者” 导弹去拦更不划算,打一发的成本比对方的炸弹贵几十倍,长期下来纯属亏本买卖。后来乌军想把弹药库、指挥部分散部署,可这样一来调度更麻烦,补给效率直接降了一半,前线缺粮少弹的问题更严重了。 西方观察家和智库也看出了门道。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说这炸弹精度不如高端导弹,但胜在能大规模饱和投送,刚好契合俄军打 “疲劳战” 的思路。 华盛顿智库 CSIS 更直接,称它是 “低成本制导火力的转型样本”,不用依赖高价值平台,只要够多够快,就能压垮对手的调度系统。确实,俄军不用再心疼巡航导弹库存,靠苏 - 34 加 UMPK-PD,一个航空团就能天天炸乌军纵深目标,用最低代价掌握了主动权。 现在乌军的 “后方安全区” 彻底没了,以前前线拼杀、后方支援的模式被打破,变成了前后一起挨打的局面。士兵在前线既要扛地面进攻,又要防天上的炸弹,精神一直绷着,士气自然垮得快。 所谓 “平均能活 4 小时”,未必是精确计算,却道尽了那种朝不保夕的绝望。这或许就是现代战争的残酷之处,有时候决定战局的不是最先进的武器,而是这种把老装备用活的巧思。 只要俄军接着这么炸下去,乌军的处境只会更难,所谓的 “地狱”,其实就是这种打不着、防不住、耗不起的绝望战场常态。 信源:美国《防务观察》

0 阅读:48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