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

史之春 2025-10-28 22:46:41

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一是需与安世中国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二是所有交易将统一采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因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激增需优先保障,对欧出货量及交货周期将做出动态调整。   要说这事儿的根子,还得从荷兰那边的操作说起。安世这家公司本来是荷兰飞利浦的芯片部门,2019年被中国的闻泰科技收购后才成了中资控股企业,这些年靠着中国的资金和市场支持,把车规级基础芯片做得风生水起,全球每三辆车里头,差不多就有一辆用的是它家的二极管、晶体管这类关键芯片。   可荷兰政府眼馋这块肥肉,又想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今年九月底突然动了歪心思,把1952年冷战时用过的《商品供应法》都翻了出来,说要"保护经济安全",二话不说就冻结了安世全球三十多个实体的资产,还把中方CEO的职务给停了,甚至把公司99%的股份都交给外人托管,摆明了想硬抢控制权。   可他们忘了,制造业的命根子从来都是产能和市场,不是靠政府发几道命令就能抢走的。安世七成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和张家港的工厂里,欧洲那边的晶圆厂就算造出半成品,最后也得运到中国来做封装测试才能用。荷兰这边刚把控制权冻结,中国商务部就出台了出口管制,安世中国工厂的成品芯片一下就没法运到欧洲了。   这一下欧洲车企可慌了神,大众、宝马、雷诺这些大厂,车上六成的基础芯片都指着安世供货,库存最多也就撑三四周。德国汽车协会十月下旬就急着警告,再断供下去,不少生产线就得停工,大众甚至都准备停掉高尔夫和途观的生产了。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自己也卡了脖子。他们引以为傲的ASML光刻机,还有飞利浦的显示器,生产时都离不开重稀土,而全球九成的重稀土都得从中国买。就在安世断供的节骨眼上,中国海关又加强了稀土出口审查,荷兰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审批一下就慢了下来,光刻机订单堆得老高,生产都快跟不上了。   这时候荷兰政府才回过味来,他们抢的看似是一家芯片公司的控制权,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产业链命脉往火上烤。十月中旬荷兰内阁偷偷开了会,都在商量要不要部分解除冻结,因为断供造成的损失早就超过了安世每年给荷兰交的税款。   就在欧洲车企和荷兰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安世中国的供货通知就来了,只不过这条件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先说说重新签专属协议这一条,其实就是明着告诉欧洲客户:以后安世中国说了算,荷兰那边搞的托管说了不算数。之前荷兰不是想抢控制权吗?现在欧洲客户要拿货,就得先承认中方的主导地位,等于让荷兰的"抢权计划"成了笑话。   再看人民币结算,这可不是小事。以前国际芯片贸易基本都是用美元或者欧元,现在安世中国要求必须用人民币,说白了就是底气足了。欧洲客户要么接受,要么就等着生产线停工,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要知道大众在中国一年卖几百万辆车,要是因为芯片断供丢了中国市场,那损失可比换个结算货币大多了。这一下等于在美元欧元主导的贸易圈里撕开了个口子,让大家看看谁才真的有话语权。   最后那条优先保障国内订单,更是把"市场决定话语权"这话落到了实处。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得火,国内车企对芯片的需求天天涨,安世中国自然得先顾着自家市场。欧洲客户要是催货,只能等国内订单松快了再说,交货周期也得跟着国内需求调整。这可不是故意刁难,毕竟制造业里"谁是大买家谁说了算"是老规矩,荷兰之前想跳过市场抢控制权,本身就是违背规律的。   荷兰这波操作算是彻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想靠着政治手段抢企业控制权,结果忘了产能在中国、市场也在中国,最后不仅没占到便宜,还逼得自己企业求着中国恢复供应。安世中国这三项调整,看似是恢复供货的条件,实际上是把失去的控制权全拿了回来,还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里立了规矩:别光盯着技术,没有产能和市场托底,再牛的技术也没用。   现在全行业都看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不是那些靠老法律耍手段的政府,而是掌握着产能、握着大市场的一方。欧洲车企已经开始催着荷兰政府赶紧纠正错误,毕竟生意做不下去才是最实在的问题。   这场博弈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全球化时代里,产业链早就像一根绳子把大家绑在了一起,想用政治手段硬拆,最后只会把自己绊倒。中方这波之所以稳,就是摸准了制造业的根本,不跟你玩虚的,靠产能和市场说话,自然能占得主动。

0 阅读:88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