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片酬捐了,全捐了。 饰演吴石的于和伟, 将全部片酬捐给了烈士纪念馆。 于和伟在《沉默的荣耀》中拿到1200万片酬,于和伟全都捐了,他说:这点钱我拿不心疼,捐给烈士我心里踏实。 这位54岁的演员,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何为“演员的信仰”。当娱乐圈为天价片酬争得面红耳赤时,他默默转身,将整整1200万献给了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烈。这份厚重的礼物,比任何奖项都更能照亮一个艺术家的良心。 《沉默的荣耀》中,于和伟演绎的吴石将军有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承载着千钧重量。历史上的吴石将军在台湾牺牲,75年后的今天,于和伟让这个名字重新闪耀。 拍完戏后,他亲自前往北京福田公墓的吴石烈士墓前献花。看着墓碑前层层叠叠的鲜花,他动情地说:“吴石将军,您的名字有人知晓!”这一刻,演员与角色在时空中交汇,完成了精神的传承。 演技派的价值从来不在片酬表上。剧中于和伟的表演克制而深沉,得知同志牺牲时,他没有嚎啕大哭,仅用一个背影、三秒静止、微微下沉的肩膀,就把那种被抽空力气的悲痛表现得穿透屏幕。这种不着痕迹的演绎,需要何等深厚的内功。 相比之下,同剧组的余皑磊虽然演技封神,片酬却只有100万。观众一边为他的特务组长谷正文不寒而栗,一边为他的收入鸣不平。娱乐圈的隐形规则残酷而现实——咖位决定价位,演技派若缺流量加持,议价权依然有限。 于和伟的成长轨迹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片。3岁丧父,靠着大姐的乳汁活下来,全家8个哥哥姐姐辍学供他一人读书。21岁考上戏,姐姐卖掉侄女的钢琴才凑齐学费。他曾在话剧团默默无闻十几年,从24岁到38岁,人生最黄金的青春全都献给了无人记得的小角色。 正是这样的经历,塑造了他知恩感恩的品格。成名后,他给8个哥哥姐姐每人买了一套房。与妻子宋林静结婚时只有400元的婚礼,他始终铭记于心,从不辜负。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他守住了初心。 《沉默的荣耀》拍摄期间,于和伟翻阅了数十本吴石将军的传记史料。他不仅演活了角色,更点燃了观众对历史的记忆。如今吴石故居成为旅游热点,墓前的鲜花排成了五米长的花墙。一出好戏,让尘封的历史重焕光辉。 张艺谋曾说于和伟是“中国最好的演员,没有之一”。现在看来,这句话不仅指他的演技,更指他的艺德。在这个片酬与演技经常错位的时代,他的捐款行动向整个行业抛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何而表演? 捐款消息传出,网络上有人赞叹,也有人质疑:这是否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但了解于和伟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回馈社会。那个曾经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小子,始终没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沉默的荣耀》豆瓣评分高达9.2,它成功的不仅是剧情,更是精神的传递。当观众为余皑磊的百万片酬打抱不平,也为于和伟的千万捐款喝彩时,我们看到了一种可喜的变化——观众开始识别真正的表演艺术,并渴望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80xxx73
你特么看见他捐钱了?
用户80xxx73
演戏是工作,工作就要有报酬,他是演吴石,他不是吴石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