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人口问题哭晕在厕所 人口问题哭晕在厕所。不是因为短期波动,也不是因为政策调整,而是因为新生儿数量每年下一个百万台阶的残酷趋势。2023年出生人口仅902万,死亡人口却达111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两年为负。这种收缩并非偶然,而是生育意愿低迷、育龄女性减少、婚育年龄推迟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 人口负增长的惯性早已积蓄三十年。自1992年总和生育率跌破更替水平后,长期低迷的生育率让人口减少成为定局。即使未来生育率回升,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也难以逆转。更严峻的是,这种收缩与老龄化、少子化交织: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突破21%,2050年可能逼近40%。这意味着劳动力缩减、养老负担加重,甚至引发“人口收缩—经济降速”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种趋势,单纯鼓励生育已不够。需要重建家庭功能,降低育儿成本,发展银发经济,让老龄化社会从负担转向机遇。但时间不等人,若不能及时扭转惯性,人口结构失衡的苦果将由几代人共同吞咽。
